60年厚重积淀成就剧团顽强生命力 非遗保护传承为二人台未来发展添羽翼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这个名字已经在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唱响了60个年头。风风雨雨,分分合合,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携手一路走来,用坚实的步履创造着民间歌舞剧团璀璨的发展轨迹。
厚重积淀成就剧团顽强生命力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是内蒙古自治区从事二人台艺术事业最早的专业文艺团体。早在1953年,在绥远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省文教厅以民间艺人学习会中的部分民间艺人和绥远省民间戏曲会演中选拔出的一批优秀演员为基础,组建了绥远省前进实验剧团,这便是民间歌舞剧团的前身。后经过“改人、改戏、改制”,整合民间艺术剧社,吸纳乌兰察布盟平地泉文工队部分业务骨干力量,组建为阵容庞大的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
回想建团初期,业内人士曾用“塌钵鼓板烂铜器,一踢飞脚掉鞋底”来比喻歌舞剧团的困境。没有排练场地,大家伙儿就找个院内避风、向阳的地方排练。嘴冻僵了,脸冻麻了,大伙儿却不叫一声苦。那时的《茶瓶计》、《火烧饮牛沟》等优秀剧目都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排练出的。硬件条件差,并没有影响演职人员的艺术热情。谁也没有怨天尤人,裹足不前。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剧团逐步走出困境。
在剧团的成长历程中,受到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和鼓励。著名戏剧家老舍先生在观看了剧团演出的二人台传统剧目后,欣然题诗:“百万民歌内蒙来,句句都是二人台。看了一遍还想看,都说群众是天才。”后老舍亲自创编了二人台《新走西口》一剧,交付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排演,还亲赴指导。二人台艺术在剧团老艺人的手中,一次次走过雨雪风霜,一次次迎来明媚春光。剧团先后14次进京演出,使剧团盛名享誉文艺界,为二人台艺术事业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民间歌舞剧团也踏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剧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并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开始企业化管理和运营。剧团人员改变思想观念,不断总结探索,改革创新,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优秀的人才干劲十足,全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高涨。
今年12月20日,文化部公布了“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名单,根据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经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申报推荐,文化部组织专家严格按照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评估指标体系,从剧目生产、队伍建设、演出经营、基础设备设施与经费、院团管理五个方面对申报单位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确定了39家重点院团,而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被选入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创演不辍促进演出市场日渐繁荣
剧团生存依靠的是优秀的剧目,以人为本,立足于贴近生活的精品剧目创作一直是呼和浩特民间歌舞剧团努力的方向。该团大力繁荣剧目创作,先后共整理、改编、创作、移植排演二人台传统戏、古装戏、现代戏及声乐、器乐、歌舞节目600余出(部),平均每年创编10余出(部)。这些剧曲目,为繁荣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一向重视编创人员的培养与使用,从未间断对他们的进修和深造;同时邀请各地著名导演执导重点剧目,让剧团演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剧团编创人员创作的《卖菜》、《卖碗》、《卖布》、《青山前哨》、《焦裕禄》、《也兰公主》、《昭君出塞》、《花落花开》等剧目,或题材新颖而充满时代气息,或剧情感人而通达流畅,表演细腻而情感真实,音乐多变而富有地方特色。这些剧目不仅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时在历次文艺会演与大赛中屡屡夺冠,在为剧种、剧团和二人台艺术事业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呼和浩特市发展二人台艺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今年10月,该团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赴山东淄博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花落花开》男主人公喜顺的扮演者段八旺,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这是呼和浩特市文艺院团有史以来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剧团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剧团的实力再次得到了肯定和证明。
对剧团来说,剧目是灵魂,演出就是生命。六十年来,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及时配合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来创作、移植、排练新剧目,不仅活跃在市区各演艺场地,并坚持深入街头、农村、厂矿、部队演出。
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工作排演了《一个正好》、《婶子、姐姐、妈》,还配合交通法规宣传排演了《红黄绿》专题综合晚会,配合宣传民族团结排演《塞上昭君》,配合宣传先进人物排演《太阳石》,配合宣传勤政为民的好干部排演《好官牛玉儒》,配合青少年教育排演《母与子》等。同时还配合国家颁布的综合治理、土地法、税收法、人口普查等有关法规政策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行街头宣传演出,从而活跃了城镇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剧团演职人员带给广大农民群众的不仅是欢声笑语,还有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观。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演出足迹踏遍华北西北大地、长城内外、黄河两岸,共演出12966余场次,观众达2637万人次。特别是14次进京演出与三大工程剧目(《塞上昭君》、《也兰公主》、《花落花开》)的排演,受到了区内外观众的欢迎和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呼和浩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剧团根据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局的指示精神,分赴武川、托县、新城区、回民区的25个乡镇村进行“文化惠民”工程演出,观看人数达3万人左右,演出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枣林沟的故事》,二人台传统小戏《打金钱》、《挂红灯》、《闹元宵》以及新创作排演改编的二人台小戏《夫妻爱》、《山村“九品官”》、《庄户亲家》等。从2010年起,剧团每年承担并完成“文化惠民”工程150场的演出任务,为呼市地区几乎所有的农村都送去了文化大餐。
非遗保护传承
为二人台未来发展添羽翼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上游两岸、长城内外的农区,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为了尽力保护传承人及老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艺校都开设二人台班,同时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力求二人台后继有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对中国西部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经济的发展,拉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传承了几十年的二人台原始的表演和唱腔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因此,二人台艺术必须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需求。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表演、导演方面运用全方位的艺术手段,包括体验与体现相结合的表演手法及舞、体、戏相结合的身段形体动作,准确地把握表演节奏,深刻地体现剧本的“特定情节”。通过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各种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表演程式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鲜明特色,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二人台从农村“打地摊”形式进入城市,登上舞台;乐队从“三大件”另加“四块瓦”的击打节奏,发展到现在的民乐加电声的大乐队;演唱形式也从单一的“豆腐块”发展到“板腔体”和“曲联体”;演奏方法从有声指挥发展到有声指挥和无声指挥相结合;舞台美术从灯光、服饰、道具、效果、化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从最初的一块幕布,发展到运用灯光景片等高科技手段来反映特定的舞台艺术环境,给观众带来生动鲜活的美感。传统道具如扇子、霸王鞭、手绢等,也多次进行改革创新,与传统表演手法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2006年,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积极申报二人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剧团对二人台音乐及文学剧本、资料作专题调查记录,完成建档工作;
2007年,选定多名中青年传承人作为接班人,接受老艺人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培养;
2008年,由中青年传承骨干发展提高各种二人台演唱技能;
2009年,合理挖掘多台传统剧节目,并组织各种比赛推出新人;
2010年,成立二人台学会对二人台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0年,由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舞台美术工作人员发起,开始制作二人台动漫戏剧片,首次推出《闹元宵》一剧。2013年4月,该剧在呼和浩特电视台首次播出。
2011年11月5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举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建立二人台艺术培训基地,一方面依托剧团众多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表演艺术家、大量的舞台表演实践机会,提升艺术学院二人台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学院雄厚的科研教学实力,进一步加强对二人台艺术的保护和创新性研究,扩大二人台的影响。这一双赢的合作,无论是对教育事业,还是对二人台艺术,都有极强的推动力和重要的意义。
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自组建以来,多次参加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等召开的二人台艺术理论研讨会、二人台剧目专题座谈会等,研讨二人台艺术的改革与发展。相关人员编撰出版了《二人台音乐》、《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等专著,发表了《二人台如何才能与时俱进》等文章。为了发展二人台艺术,剧团抽调德才兼备的演职人员,协助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等地区筹建民间歌剧团,使二人台艺术不仅花开全区,更是香飘区外。
如今,二人台这朵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已经绽放得更加绚烂,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人才脱颖而出。艺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惠及民生的事业更是重任在肩。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在改革大潮中步履坚实,前方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