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镇这座军事商贸古镇有着自己百年历史的辉煌和荣耀。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赵川镇成为军事要地,也使赵川镇商贸繁荣起来,然而更让赵川镇声名鹊起的却是远近人知的晋剧文化。
晋剧在镇里落地扎根
晋剧未传入赵川镇之前,这一带最早的文化活动要属秧歌了。爱好说唱的人们组织起秧歌社,每逢过节或赶庙会之时,“社头”一招唤,秧歌社的演员集中到一块儿,整理好服装,道具及各种乐器,开始表演。
赵川镇的艺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逢年过节以及各种庙会,镇里的艺人们都会唱戏。在镇里上岁数老人的记忆中,赵川镇作为商贸集镇,它的繁华不仅仅是大街上一家连一家的商号店铺,还在于堡内不同方位分布着的十多座庙宇,非常气派。按镇里人的习俗,入了二月人更忙。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十八、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这些重要节日,总少不了秧歌社演员台前幕后的身影,他们起早摸黑忙于演出,有时都顾不上吃饭。
清朝末年,赵川镇繁荣的经济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外地人逐渐定居在这里做生意。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移民”到赵川镇及附近区域的晋商在发展贸易的同时,也将以中路梆子为主的晋剧文化带入这里,镇里有自己的晋剧班子,还出过一些地方性著名演员,很是红火。
谈起赵川镇的晋剧,“河南红”在镇里百姓心中耳熟能详。约19世纪七十年代,山西梆子名角“河南红”张庆恒在赵川落户,带来了以中路梆子为主的晋剧。旋律婉转、曲调优美、道白清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的晋剧很快受到百姓热捧。赵川镇内原先的秧歌社演员纷纷转行,改演晋剧,由秧歌社转为晋剧戏班的“满敖子班”名声很大。这个戏班中,享誉张宣犁园界的头牌须生“河南红”张庆恒、“小金钟”刘玉、小白阳“福全子”、花脸高占魁等都曾在“满敖子班”担任主要演员。“满敖子班”不光在赵川及附近地区唱戏,还走四方远到承德、内蒙等地区去演出。外地人无不知晓赵川镇有个大名鼎鼎的“满敖子班”。
“河南红”成了赵川镇风靡一时的人物,他也为赵川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晋剧人才。赵川人“金铃黑”郭寿山和宣化县李家堡人“羊倌红”郑万禄,都是“河南红”最得力的徒弟。
现在听老人们聊起这些尘封有年,而又几乎鲜为人知的往事,依然令人欣喜,让人想不到在赵川还会有这样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
“春蕾晋剧团”闻名周边
文化滋润的赵川镇,如今人们还很大程度地固守着他们百年来留传下来的生活习俗和独特文化。群众平时的文化娱乐活动依旧很多:书法、绘画、长跑、象棋等等,此外镇里还活跃着一群文艺演员。赵川镇赵川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占高便是其中一个,他的一生与晋剧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73岁老书记李占高,镇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原是教师出生的李占高祖辈上都是鼓匠,传承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四代。李占高酷爱晋剧,1985年,他率先在赵川镇赵川村文化中心成立了第一所农民戏校,着力培养晋剧演员。当时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有八十多位学员留在学校学习。学校还专门找来张家口市、宣化等地晋剧团的新老名角前来授课。后来戏校改名为“张家口市赵川春雷晋剧团,”戏校的学生就在剧团里参加演出。三年后,戏校在当地打出了名堂,一说起赵川的晋剧团,没有人不知道的。当时戏校每年可以演出300多场,戏校学员曾代表全市到省里参加演出还获了奖。
去了赵川镇,听镇里人讲起赵川春蕾晋剧团的过往,我们不免对此产生了兴趣,急切想拜见这位痴迷晋剧的老人,可唯独不巧的是,辗转几个来回,我们都未找到李占高,不免有些遗憾。村委会里,一位65岁的老人和李占高是老朋友,他和李占高一样喜欢唱戏,聊起李占高他钦佩地说:“要说晋剧团,那可是老李一手办起来的,创办几年后,剧团出现了经济危机,戏校一年只有几个月的演出时间,演员们工资越来越高,演出费用都不够给演员发工资,每年都是亏损,老李都得自己掏腰包,无奈之下,剧团就停办了。前两年,由于各种机遇,李占高投资数万元重新筹备成立了“赵川风雷晋剧团。”每年都有演出,不仅在赵川,还到其他各乡镇演出。冬天天气冷,演出少,天气缓和的时候,演出都轮不过来。”
赵川镇的晋剧文化是古镇灵魂的延续,在物质丰盈的现代,精神文化也是百姓充盈心灵的追求所在。如今的古镇,在传统节日和农闲之时,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心灵鸡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