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国宝”;曲剧是省宝、是全国第八大剧种,更是我们的“市宝”,曾三次晋京并应邀到中南海演出。然而,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鼎盛后渐趋衰落,如今陷入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
起源 在南阳呱呱坠地
南阳是曲剧的故乡,说起南阳曲剧的孕育和诞生,可谓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在中原母腹中吮足了丰富的精华,上世纪30年代终于在秀美的南阳呱呱坠地。南阳曲剧走过80载悠悠岁月,散发着它无穷的魅力。
南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南阳曲剧流派:既具秦音、楚歌的风韵神采,又有“南音”的婉丽、妩媚和“北曲”的苍劲、沉雄。同时,南阳曲剧流派与南阳大调曲花开并蒂,共生并存,“母体”的影响又使其兼备质朴、热情、隽秀、典雅并重的美学特质。
南阳曲剧是在大调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初只是清唱,既不搭台,也不化妆,直到清宣统年间才始有登台化妆演出。至民国,发展迅猛,上世纪30年代后,各地的曲剧班社风起云涌,从城镇的街坊小巷到偏僻的村边地头到处都能听到曲剧优美的旋律,一跃成为南阳剧坛上的霸主。一大批知名演员也在那个年代诞生并载入曲剧史册:大金牙、小金牙、三保险、大妞、二妞、三妞、四妞……
辉煌 追忆那似水年华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南阳曲剧事业,组织流散艺人组建了南阳市戏曲工作团(今南阳市曲剧团)。从此,一个崭新的曲剧艺术表演团体诞生了,同时也拉开了南阳曲剧30多年的辉煌。
齐文智曾是市曲剧团的导演,他说建团时政府提供了8000斤小麦,那时团里有60余人,一起吃集体饭,住集体宿舍,每人每年供应单、棉衣各一套,没有薪水,老艺人每人每天发一白包“兰凤”牌香烟。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演职员们没有一个叫苦的,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团结一心,终于在组团三个月之际,开始登场演出。
剧团的名气越来越大,培养了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创立了曲剧“南派”的牛长鑫与曲剧“北派”的马骐并称中国曲剧界的“南牛北马”。相继推出一大批优秀剧目,《阎家滩》、《困皇陵》、《屠夫状元》等在河南及山、陕、鄂、冀、皖、鲁毗邻地区影响很大,还曾先后三次晋京,两进中南海演出。1998年,《阎家滩》被搬上银幕并获得中国电影政府最高奖“华表奖”……
“当时,大家像现在的电影名星一样被追捧,演员们也有不少‘粉丝’。”市曲剧团的刘修元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剧团天天有演出,场场观众爆满、一票难求。在洛阳的一次演出,很多人头天晚上就带着床、凳子睡在露天地里排队等候购票……
衰落 传承确实“有点难”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期后,由于受到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南阳曲剧渐趋衰落,进入低谷时期。
为赚个饭钱求个温饱,演员们放下“架子”,在街头唱、到戏曲茶座唱、下乡到村里唱。剧团常年外出演出,条件极为艰苦,演职员们常常是左手拎着装有脸盆、水桶的行李包,右手挟着钢丝床,肩上扛着背包,酷似逃荒者。
由于待遇不好,人才流失日益严重。早在2003年,剧团就出现了青黄不接和后继乏人的现象,找不到演丫鬟的小姑娘只好由30多岁的老演员来扮演。2004年,剧团想尽办法招收了21名学员,但最终学员们还是相继离开……市曲剧团办公室主任赵剑峰感慨,培育曲剧传承人“有些难”。
重振 只是逗点“望春天”
南阳曲剧的现状已引起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关心。为了重振南阳曲剧昔日的辉煌,政府部门给予了大力扶持,尤其是2004年,在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市曲剧团打造出精品戏《惊蛰》,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捧回五项大奖,为剧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剧团里这些人更是在苦苦支撑和默默奉献;一群文化人在为它铺路搭桥;一些企业家,在做着这样那样的奉献;南阳的曲剧爱好者,在为它捧场、助阵……
业内人士认为,一门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出现低谷的时候。在我们南阳这块地方,曲剧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众多的戏迷,相信南阳曲剧的前途是光明的。
南阳曲剧八十年,一路走来有辉煌、有辛酸、有寂寞,路还很长。八十年,走过的只是一个逗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