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今年,第二届江浙沪锡剧票友大赛即将于4月份举行,靖江市成为10个分赛区之一,日前预赛选拔出的6名锡剧“票友”,即赴常州参加复赛角逐,优胜者将参加4月中旬在无锡举办的总决赛。

锡剧,是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靖江,这一传统剧种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不仅有薪火相传的专业演员力量,也拥有一批痴迷的业余戏迷和票友。他们热爱锡剧,也在为锡剧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有这么一群忠实的拥趸,乃锡剧之幸!

一群戏迷

一帮票友

一部老戏

家住御水湾的侯女士是位新戏迷,以前的她很少看戏,锡剧就更少看了。今年正月十四至十七,靖江锡剧团在省靖中礼堂连演四场戏,第一天演《清风亭》,侯女士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陪母亲去的,哪知看完却是欲罢不能,接着把后面三天的戏也全看完了。

她说,刚参加工作时,办公室有位年长的同事,十足的锡剧迷,眯着双近视眼,骑着辆代步的小三轮车,只要有锡剧演出,总会有她的身影。每每看完戏,同事次日还沉浸于戏中,不到单位上“戏说”还不能罢休。“我那时年轻,满眼满心里全是些新鲜的事物,眼睛里怎容得下这缓慢的节拍陈旧的故事,耳朵里怎听得进这咿咿呀呀的唱调?任同事说得多么起劲,我只丢给她一只耳朵,东耳朵进西耳朵出。”没想到,人到中年,会突然被锡剧撞了一下腰,也没想到靖江竟然有这么好的锡剧演出团体,有浓郁的爱好锡剧的氛围。“公子”英俊风流,儒雅大方,唱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小姐”纤纤细细,碎步轻移,歌喉婉转,扮相俊美。虽是头一回看锡剧,侯女士却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很多靖江人喜欢锡剧,到了痴迷的地步。家住马桥镇的陈先生,和同龄的几位亲戚都是锡剧迷,只要听说哪里有演出,他们都会相约去看。陈先生的女儿最近买了新车,陈先生叫女儿将《珍珠塔》等锡剧戏,拷贝到车载CD上,只要坐女儿的车,陈先生都是全程听锡剧,弄得女儿大呼吃不消。

我市还有一个供锡剧票友交流锡剧的QQ群,名叫“靖江锡剧票友交流群”,群主是在新桥镇某企业从事销售工作的沈阳。别看沈阳只有三十多岁,却是个资深锡剧迷!他从小受喜爱锡剧的父亲影响,对锡剧一直有浓厚兴趣。2010年,他建起“靖江锡剧票友交流群”招募锡剧票友。现在群里共有成员24人,他们中有教师、企业员工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我市锡剧团的一些专业演员,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大家在群里共享锡剧经典选段,切磋锡剧演唱技巧。

“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其意是指会唱戏而不以专业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在我市,也有这样一群锡剧票友,他们爱听也爱唱。也许并不一定专业,但他们用自己的一腔一调交流切磋,在传唱锡剧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份快乐。

3月7日,滨江新城江阳社区和阳光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联谊会。来自城南办事处星光飞扬艺术团的黄秀珍登台亮相,一身利落的江姐扮相,让这位65岁的阿姨看起来精气神儿十足。三首经典选段唱罢,爱听戏的社区爷爷奶奶们、懵懵懂懂的小朋友们都爆出了热烈的掌声,这让黄秀珍很是满足。

56岁退休后,黄秀珍加入了一些业余文艺团队,唱唱跳跳,生活好不精彩。几年前,爱听锡剧的她萌生了学唱锡剧的念头。“靖江人就爱听个锡剧,闲下来就喜欢哼两句,退休后也没事,索性就自己学学。”在老干部大学的锡剧班里,她跟着老师学习唱腔、咬字,回到家后,黄秀珍又在家务闲暇之际,跟着买来的碟片不断练习。这样练习了三四年,黄秀珍唱锡剧在业余圈子里也已小有名气。每次艺术团演出,总少不了黄秀珍的锡剧表演。除此之外,黄秀珍还喜欢和其他锡剧票友一起切磋交流,大家在演唱中不断提高水平,也收获一种满足和快乐。现在,黄秀珍所在的小区里有不少人都跟着她学唱锡剧。

每天下午两点,西郊公园里总会准时出现快乐艺术团团员们的身影。架起二胡、摆开曲谱,20多人热热闹闹地唱完一出大戏,一直到傍晚六点,还有听不过瘾的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张跃进是艺术团的一员,1971~1982年,他曾是我市锡剧团的一名专业锡剧演员,1982年之后,张跃进在生祠做了一名教师。

两年前,他偶然在西郊公园遇到了快乐艺术团的排练演唱,这支队伍里都是爱好锡剧的票友。每天傍晚,大家在西郊公园里练习锡剧,引来了越来越多爱好者的参与。退休后的张跃进也按捺不住,拾起了老本行,加入这支汇聚了锡剧爱好者的队伍。

“团里都是爱好锡剧的朋友,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开开心心,也丰富了退休后的生活。”张跃进说,团里的票友有些堪称“戏痴”。年前,一位老团长卧病在床,恢复后,说话都不利索的她却常常在病床上哼唱出锡剧的片段。这让张跃进也惊讶于锡剧魅力对于一个爱好者的影响。现在,张跃进和队员们坚持每天练习4个小时,既做导演,又当演员,排出了《珍珠塔》《五女拜寿》《夜明珠》等5本大戏。每天的排练都能吸引不少附近的居民前来“围观”,也有更多的锡剧爱好者加入其中,成为票友。

多年前看戏的一幕,至今仍存于秦女士脑海中。那场戏的观众几乎都是中老年人,有很多桥段,台上演员唱,台下观众也在唱,剧场里时不时出现大合唱的情景。秦女士不禁感叹,在讯息以秒的速度更新的现代社会,竟有这样的传统戏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这部戏,叫《珍珠塔》。

《珍珠塔》讲的是河南方家儿子方卿落难,到襄阳姑母家求助,姑母势利,不仅不帮助,反而冷嘲热讽。姑夫看中方卿的厚道和骨气,将女儿许给他,表姐将家传的珍珠塔赠与方卿……三年后,方卿金榜题名归来,姑母羞愧认错,一家人团圆。
靖江很多老戏迷,熟悉这部戏,迷恋小方卿。

每天下午两点,人民公园的一个角落里,二十多位锡剧戏迷准时聚集,没有条框,没有限制,想唱就唱。唱完了,再心情愉快地回家。戏迷们管这个地方叫“开心乐园大家唱”。他们最喜欢唱的就是《珍珠塔》,对每个桥段都很熟悉。更难得的是,伴奏的主胡、操琴师,一应俱全,风雨无阻、兢兢业业地为大家伙伴奏。开心乐园的牵头人、我市退休教师朱绍明告诉记者,来唱戏的戏迷年龄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三十多岁。大家都喜欢唱《珍珠塔》,虽然没有刻意排练过,但要拉出整场《珍珠塔》,从演员到唱腔应该不是问题。“这些戏迷,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完全是因为喜欢《珍珠塔》,才跟着录音机、碟片学会唱的。”朱绍明说。

孤山镇山东村的徐秀珍年逾古稀,一部《珍珠塔》,从年轻时就开始看,到今天看过不下20遍。《珍珠塔》宣扬的善有善报,特别能得到中老年观众的共鸣,因此常演不衰。市锡剧团团长吴飞告诉记者,他们到各镇巡演,拿着不同的传统戏本子,很多戏迷还是会选《珍珠塔》,足见这部老戏的魅力。

侯女士说,《珍珠塔》唱腔经典,故事动人,但锡剧团排演的新的传统戏,像《玲珑女》、《风雨梨花情》、《清风亭》等,也一样打动人心。有这些经典戏、新创戏装扮舞台,锡剧,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新戏迷。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