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莆仙戏莆田第一团在“省历史文化重镇”黄石镇北辰宫鸣锣首演成功

经半年紧锣密鼓筹备,4月16日下午,全新的莆仙戏莆田第一团在“省历史文化重镇”黄石镇北辰宫鸣锣首演并取得圆满成功,为当地群众献上一场文化大餐。

当天下午,全新亮相的首场演出在充分传承莆仙戏传统表演技艺同时,成功运用现代灯、光、声、舞等艺术元素,使古老莆仙戏呈现出赏心悦目的舞美效果。该剧团由资深莆仙戏艺人卢炳宜一手创办,斥资50多万元。独特剧团的首次亮相为莆田文化市场增添了新的看点。首演现场观众爆满,崭新的剧团现演出时长延长45分钟,让群众看得更加过瘾。

该剧团勇于打破传统常规,提炼“五个新”:一是剧本新,邀请莆仙本土知名剧作家编写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新剧本,内容涉及江梅妃、陈经邦、林兆恩等耳熟能详的莆田历史文化名人,莆田老百姓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极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激发戏迷热爱家乡、热爱莆田本土文化情感。据悉,接下去莆田第一团打算陆续将莆田历史名人搬上舞台;二是数量新,打破传统做法,舞台演员人数得到增加,前台从通常的12-13人增至22人,后台从通常4人增至6人以上;三是舞美新,舞台不管是灯光还是设备全都焕然一新,崭新的舞台灯光设备效果奇佳,色彩丰富多样,低温,演员不会因过去传统的散热灯而满头大汗、全身湿透,新产品用电负荷小,安全系数高,还可节约三分之二的电费。四是戏裳新,演员戏裳焕然一新,在传统戏裳基础上作一些改进。五是整体面貌新,不断“招兵买马”,精心挑选引进优秀演员,对演职人员的文化修养、练功吊嗓等基本功进行正规化训练,使得演员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莆仙戏职业“艺人”标准树立全新艺术形象。

卢炳宜祖籍荔城区黄石镇和平沟边(该村系非遗九鲤舞发源地),现为多个莆仙戏剧剧团团长、股东。30多年来一直热心莆仙戏文化事业,一心对“老戏老看”的莆仙戏剧推陈出新,作出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2005年,卢炳宜曾对莆仙戏字幕放映作出卓有成效的革新,在全市所有剧团中率先采用电脑幻灯片,后电脑幻灯片在全市各剧团迅速铺开,并得到莆仙戏艺人、新老戏迷的广泛认可,极大提高戏迷对莆仙戏剧情的认知。在莆仙戏革新方面,卢炳宜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有胆有识,敢于付诸实践,又颇具创新意识,推动了莆仙戏文化事业的发展。现今,在卢炳宜的带动影响下,他所带领的剧团整体团队精神面貌得到大幅提升,士气大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