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代表人物李秀芬:
古往英豪梦,今来儿女情,寂凉长夜街巷,谁家曲绕梁?阶前镜里,小弄堂口,恩怨情仇多少事,粉墨唱平生。
遥想梅程盛景,大师光耀群星。九龙庭上,管乐迎兵来将往;虎度门外,青丝染暑炙寒霜。
至如今,欲净素手拈拙笔,写不尽——台前幕下、梨园惊世魂!
李秀芬,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专攻青衣,数十年来,在舞台上演绎人生百态。日前,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她有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和好客,虽已过七旬,但唱起戏来声音依旧高亢而深厚。谈起河北梆子,李秀芬感叹人才青黄不接,她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推动这个曲种的发展。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梆子腔的一种(梆子腔: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梆子加强节奏得名),发展到现在也将近有二百年的历史,兴盛于京、津、冀等地。李桂云是河北梆子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将梆子腔高亢激昂与京城戏剧舞台细腻委婉表演风格于一体,表现力丰富,刻画人物有深度。李秀芬是她第一个亲传弟子,享有“小李桂云”之美誉。
策划:赵洁
文:林芳
实习生 魏鑫
在大学和戏曲之间选择了唱戏
1937年,李秀芬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祖父是唱梆子的老艺人,李秀芬从小在农村老家跟随他学戏,12岁就担任业余剧团的小主演。“我父亲很开通,说如果我想上大学就送我上大学,想要唱戏就到北京去学戏。”李秀芬选择了唱戏。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李桂云等老一辈艺术家年事已高,河北梆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局面。在此情况下,李桂云等前辈办起了学员班,希望担负起振兴河北梆子的重任。1954年,李秀芬参加北京市新中华河北梆子学员班考试,李桂云当时是主考官,听完了李秀芬唱的《三娘教子》之后,便一眼看中,李秀芬名列榜首被录取。从此,李秀芬走上了专业戏曲的道路。
那时,老前辈李桂云还在演出,并不教学,李秀芬的启蒙老师是韩金福(艺名大金钟)。李秀芬说:“那时候我们班有30多个同学,学习半年后举行汇报演出,受到戏曲研究院专家的赞扬。”韩金福的唱腔高亢激越,演唱风格扎实。自1954年入校,李秀芬就跟着他学《捡柴》、《秦香莲》、《三娘教子》、《金水桥》等重头唱功戏。第一出戏《捡柴》是难度较大的青衣重头戏,其中的大慢板是非常显功夫的,“短短四句唱,要唱十来分钟。这出戏我学了8个月,光‘出门来’三个字我就学了两个月。那时候没有简谱,天天跟着老师口传心授,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学。每天四点半从珠市口顶着星星上陶然亭喊嗓子,回来每人喝一碗盐水,然后再吃早饭。韩老师特别严格,闭着眼睛听,要是睁开眼睛就意味着唱错了,那可不得了。”正是因为如此,李秀芬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
中途换师,从“豪放”风到“婉约”风
8个月后,《捡柴》在大众剧场首演。头一句“出门来”三个字,就连续赢得观众三次掌声。李秀芬凭借着超乎他人的好嗓子和高度的演唱技巧,神满韵足,游刃有余,博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河北梆子老前辈更是喜笑颜开,他们再也不为后继乏人担忧了。至今,《捡柴》仍是河北梆子的艺术珍品之一。
1958年末至1959年初,河北梆子的代表人物李桂云因频繁演出嗓子开始受到影响,于是决定收徒。李秀芬便正式拜李桂云为师,成为李桂云老师的第一个亲传弟子。拜师之后,李秀芬面临了一个大难题,“李桂云是委婉细腻的河北梆子,韩金福是高亢激越的大口梆子腔,从高亢到委婉含蓄,这其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一开始我老找不着调,嗓子还坏了一段时间,后来边治嗓子边演出,费了很大劲,调了一年多才把风格转变过来。”
李秀芬与李桂云朝夕相随,情同母女。李桂云毫无保留地把她几十年的艺术精华传授给李秀芬。李秀芬也如饥似渴地学习李桂云的艺术精髓与演唱基本功。其间,李桂云向李秀芬亲授了《蝴蝶杯》、《王宝钏》等优秀河北梆子代表剧目。京、津、冀三地河北梆子汇演,李秀芬演《蝴蝶杯》中的胡凤莲,李桂云甘当人梯,扮演配角田夫人,为自己的爱徒挎刀。
李桂云还带李秀芬到梅兰芳、张庚、马少波、张君秋、崔嵬、田华、金宝环、韩俊卿、贾桂兰等艺术家的家中求教。遍访名师,开阔视野。在李桂云 “精雕细刻”下,李秀芬深入掌握了李派艺术的精髓。
处处有戏的大青衣
1959年,李桂云退出舞台,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时,让李秀芬代替她主演《蝴蝶杯》,算是正式接班。从此,李秀芬一直活跃在北京和全国大江南北的舞台上,她嗓音甜美,扮相俊秀,表演大方,由她主演的《捡柴》、《秦香莲》、《王宝钏》、《金水桥》、《打金枝》、《三关排宴》等作品获得众人好评,被广大观众誉为“小李桂云”。
李秀芬在全面继承李派河北梆子的基础上,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成为河北梆子的优秀传承人。在结合韩金福、李桂云两位老师的特色唱法之余,李秀芬还自创了“疙瘩腔”。著名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看了李秀芬演出的《秦香莲》之后说:“处处有戏,是个稳稳当当的大青衣。”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1959年,李秀芬专门向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学习表演艺术,向河北梆子著名老艺术家贾桂兰等学戏,还向歌唱家郭兰英和兄弟剧种学习。
《王宝钏》是李秀芬继承创新的代表作,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有观众说:“要说河北梆子《王宝钏·大登殿》,谁演都演不过李秀芬。”李秀芬平时谦虚、沉稳,一上场就像换了一个人,光彩夺目、打动人心,她自认,这是戏曲演员的特点,“演员就要有这股子劲儿,舞台上得有抓住观众的过硬本事。”
说到如今的河北梆子发展现状,李秀芬感慨称,人才培养体系不到位是一大难题,“今年中国戏曲学院才刚刚开始恢复这个剧种的招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将近30年没有招生了。梆子对声音要求又比较高,所以成角儿的少,我们这一批又都退休了,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李秀芬也直言,目前梆子的演出环境也不够好,“现在的年轻孩子,实践太少,演出太少。那时候我们一天3场,几乎天天演,演出场次多,现在是人多戏少。”
老伴是她的“好管家”
李秀芬唱了一辈子戏,这也使她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但2006年11月,70岁的她仍坚持披挂上阵,在中央电视台《名人名段》节目中录制了《捡柴》、《大登殿》、《算粮》、《下殿》等精彩唱段。“其实那时候在舞台上,就有些站不住,我是吃着止疼片拍的。”对于每一次演出,她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秀芬在事业上追求完美,少不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说起老伴,李秀芬的脸上满是甜蜜,“当年我们两个人就是因戏结缘的。”老伴李希文并不是李秀芬的同行,但是个戏迷,两人是老乡,到北京读大学之前,李希文曾听过李秀芬的唱片,深深迷上了这位同乡女孩,到北京后就经常去看她唱戏,还上后台找她。因为老乡这层关系,放寒暑假的时候,李希文经常以帮李秀芬带东西为“借口”,与对方拉近关系。李秀芬笑言,其实当初自己并没有看上李希文,而是一心想找一个同行,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后来实在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结婚以后,李秀芬的一切演出资料都由李希文整理。李希文用相机把旧照片一张张拍下来,然后直接扫描进电脑。电脑里,李秀芬的资料分门别类,井井有条。采访过程中,李希文更是对李秀芬的一切如数家珍,“多亏了我老伴,他是我的好管家。”李秀芬言语中流露出的全是感激。
李秀芬现在虽然退休在家,但她不忘“梆子”,“现在每天还在练唱,但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总结自己和老师李桂云的艺术经验,希望能为梆子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秀芬在家中“练嗓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