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大多数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知道山东有吕剧,知道吕剧有《李二嫂改嫁》,就算没看过这个戏,光是听说,也把耳朵磨出茧子来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以及新疆都曾经有吕剧团,有的吕剧团至今仍有演出。能这样广泛流传,在中国地方戏里面,吕剧仅次于豫剧。

吕剧,起源于曲艺形式——山东琴书,经历过坐腔扬琴阶段和化妆扬琴阶段,其可以确认为一个剧种的时间,理论界诸说并存,有的说法是以其第一次开始角色扮演、确立戏剧形态为起点,有的说法是以其确立板腔体音乐特征为标志。至于吕剧的发源地,也是观点不一。总之,吕剧的历史到今天,约100年,或者稍多一点。

但无论怎样,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吕剧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工作者和吕剧演员,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付出,取得了卓越的成功,为吕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吕剧的表演生活化和戏曲化做到了完美的结合,吕剧的音乐质朴清新,发展顺畅;吕剧传统剧目丰富,《小姑贤》、《借年》、《逼婚记》为观众喜闻乐见;以《李二嫂改嫁》为起点的吕剧现代戏创作,更是光彩夺目。

定名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先说说吕剧名称的确定吧。这事颇费了些脑筋。

1953年前后,第一版《李二嫂改嫁》已经排演出来,精加工之后,准备推向全国。大家都感觉到,该是给“化妆扬琴”起个像样的名字的时候了。“化妆扬琴”、“扬琴戏”,太直白了些。

有人提议说,这个剧种曾经叫过“驴戏”或“捋戏”。“驴戏”,不可能、不可能。太难听了,怎么可能曾经叫这么个名字!其实也未必不可能。“化妆扬琴”还处于“撂地摊”表演的时候,艺人们总是身扎“驴形”圈场子,招揽生意。说“捋戏”的原因有二。一是说,吕剧的主奏乐器坠琴演奏时,需要上下捋弦,所以叫“捋戏”。二是说,以前的艺人排一个新戏,总是这个角儿和那个角儿凑在一起,合计合计,一个新戏就给“捋”出来了。

还有说叫“侣戏”或“闾戏”。这一听就不是穷苦的艺人们起的名字,而更像通些文墨的人的主意。这两个名字太牵强附会了。化妆扬琴早期的表演形式,常常是两个艺人搭伙,走村串庄,不管他们是不是两口子,就叫“侣戏”吗?说扬琴有时候入户为观众演唱,就叫“闾戏”吗?最后,还是领导说话了。当时在山东主管文化的陶钝提出,命名“鲁剧”如何?但其他同志都不太同意。平平仄仄,于是继续查字典,终于有所收获——“吕”字与音乐有关!“黄钟大吕”嘛!

吕剧,多好的名字。不像“驴戏”、“捋戏”那么俗,也不像“侣戏”、“闾戏”那么酸,还贴上了一个响当当的成语,大家都欣然接受。于是,1953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正式更名山东省鲁声吕剧团。
《李二嫂改嫁》

排演成功

吕剧与山东某些古老剧种比起来,实在是后起之秀。可能大多数读者更有兴趣的,是一个年轻的戏曲剧种,怎么就排了《李二嫂改嫁》这么一出好戏?!

1951年,为了筹备山东省第一届全省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文化主管部门决定排演一出反映时代新生活的现代戏曲。排什么戏呢?恰在这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被推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都认为这个故事戏剧性强、时代感强,于是选中了这个题材。

选哪一个地方剧种来排演这个戏呢?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化妆扬琴。这个新兴剧种两个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它曲调好唱好听好记,音乐和表演风格清新质朴;二是流行地域广,鲁中、鲁东、鲁北,化妆扬琴都有流行,爱好者众多。

1951年4月29日,《李二嫂改嫁》在山东省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上正式演出。编剧:刘梅村、靳惠新、王昭生、张斌、苗晶;第一位“李二嫂”:林建华。《李二嫂改嫁》登台亮相,受到广泛好评。当时的文化主管领导和戏曲专家们决心对该剧进一步加工,打造成精品之作。在今天看来,“李二嫂”这个戏由吕剧来排演,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

首先,吕剧最适合排这个戏。吕剧是由琴书演进而来的新生剧种,在这个剧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非常可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没有太多束缚。

吕剧在琴书阶段时,就善于表现家长里短、男女爱情的故事,在搬演这样的故事时,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多能使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小姑贤》,吕剧传统剧目,知者甚众。这个戏讲了一个恶婆婆欺负儿媳妇,后来被这家贤惠的小姑成功劝善的故事。甚至可以说,这个戏,证明了吕剧特别擅长塑造一个恶婆婆、一个受气的好儿媳。

看看《小姑贤》里这个恶婆婆是怎样难为儿媳妇的吧——要求儿媳妇为她做饭:糖三角、馄饨、炖小鸡、牛肉、稀饭、黏粥、菜豆腐、酸辣汤、干豆角、大葱花、窝窝头、炸面筋、大地瓜。这十三样吃食要在一个锅里煮,还要“做熟了用勺子搅三搅扒三扒,不许给我掺和了它”。每演至此,台下观众都被这个刁横的婆婆给气得笑出了声。

这个恶婆婆,不正和《李二嫂改嫁》中那个让媳妇早起劳作,自己睡到日上三竿的“天不怕”是一样的吗?李二嫂是一个善良、勤劳、温顺,却遭到婆婆虐待的受气媳妇,在吕剧曾有的剧目中,这样的媳妇还有好多,只不过这个媳妇有了追求幸福的觉醒,是个已经抬起头来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总之,《李二嫂改嫁》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很容易在吕剧的传统剧目中找到类似却又不相同的角色。再加上轻喜剧的格调、大团圆的结局,都是吕剧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演起来不是难事。

吕剧当年进行的戏曲改革深刻而有效

说吕剧适合排演《李二嫂改嫁》,还因为当时对戏曲进行的改革,吕剧进行得比较深刻有效。比如导演制的推行。以前的戏曲是“主角制”,为了服务主角的表演,可以对剧情进行修改,对配角的戏进行删减。《李二嫂改嫁》排演的那个时代,以表演为核心的“导演制”正在被广泛推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戏剧理论开始深入人心。《李二嫂改嫁》的导演尚之四,深谙现实主义的导演方法,熟悉戏曲表演特点,准确把握戏曲创作规律,以他非凡的才华,不仅出色执导了《李二嫂改嫁》,而且为吕剧表演现代戏,奠定了生活化与戏曲化完美结合的基础和方向。

《李二嫂改嫁》这个戏,对于吕剧音乐风格的确立和主要板式的发展,也有非凡的意义。以前的吕剧音乐,虽质朴却过于简单,表现力不足是其重要的缺憾。担纲《李二嫂改嫁》音乐创作的张斌等,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吕剧音乐反映现代生活的诸多难题。在继承吕剧传统唱腔特点的同时,以“四平”为基本腔,发展创作了四平类的音乐板式,在这个戏中,成功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比如“借灯光”、“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的慢四平;“提起这个小老婆”、“二嫂为人真不差”的快四平;“听六弟说的话知冷知暖”的二六板等,都在这个戏中集中展现出来。所有这些成果,在倡导戏曲音乐向“新歌剧”改革中,更是难能可贵。

具有新文艺工作者风范的年轻演员加入吕剧团,也是保证《李二嫂改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952年8月,新建山东省话剧团和山东省歌剧团。其中歌剧团就是后来的吕剧团,其人员组成,一是来自原“人民剧团歌剧队”的人,二是来自青岛、济南、德州等地的文工团以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平原省艺术学校的文艺工作者。郎咸芬就是其中一位。1954年郎咸芬扮演李二嫂,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李二嫂改嫁》拍成电影。

2000年,吕剧《苦菜花》获文华大奖,郎咸芬获文华表演奖。与《李二嫂改嫁》一样,这也是由一部小说改编而来的现代戏,而扮演剧中一号人物“母亲”的郎咸芬,已经从初显才华的新秀,成为高山仰止的艺术家。

自《李二嫂改嫁》之后,吕剧在排演现代戏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不仅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补天》,更有擅长表现英模人物的现代戏:《军嫂》、《师魂》、《书记大姐》、《大地军魂》、《梨花雨》、《杨广和》、《阳光大姐》以及即将呈现给“十艺节”的《百姓书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