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剧本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语言艺术化的最基本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东吴郡主》台词中反问、设问、借代等修辞格的运用堪称一绝。

身困东吴的刘备闻得荆州告急,进退两难时,孙尚香道出了一句“夫君忘了同作逍遥游么?”简单的一句反问,表达出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忠贞,更是一种患难与共、生死相随的决心、一种事业家国为重的理解认同。一句话,人物性格特征立即入木三分。

吴国太看到女儿偷偷拭泪,心中起疑团,唱出了“莫不是夫妻有了为难事?莫不是江边祭祖另有因端?”一个疑问,一个细微的事件,一份深厚的母子情;母亲对女儿如此明察秋毫体贴关心,则母女间的深情可见。

当孙尚香劝不动欲成霸业的夫君,唱着“难道说弟仇迷失英雄志,德义仁心化戈矛?难道说一朝称帝登王位,倒把匡济大业抛?”一连串的反问,从私人感情进而家国大业理想,由情入理,直指本质:刘备你怎么能只为一己私仇而抛弃社稷大计?难道这就是英雄(统治者)的本来面目?观众可从这一连串反问句中领会剧中人的真意,引发了对人对社会的思考。

再如“夫君厮杀半生,还怕兵器么?”“若再明究此事,刘备何以在江东立足?”等句子,揭示出人物矛盾冲突的鲜明尖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吴郡主》中,剧作家多处使用设问,目的是为了强调语意,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帮助观众领会剧作的主题。如“万丈豪情谁能似?”一句,对巾帼英雄的人格理解、由衷赞叹和歌颂之情,尽在区区七字问句中。

“十年悲怨与谁传?”岁月无情流逝之感、局势动荡多变之忧烦、个人情感坎坷的悲哀感叹、对现实与前途的渺茫无奈、一个女人对一份爱情的坚贞……无尽的心事,难言的情怀,矛盾的心情,千百种铺张渲染,倒不如一个发问来得真实。

“母后调解过,你听了吗?尚香调解过,你们信了吗?”内心的愤慨、绝望,化为直接质问。这质问,是对兄长孙权自私、一意孤行的责问,也是一个悲剧女人对自身努力追求幸福失败的满腔委屈,更是一个末路巾帼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它点明了悲剧主题,更多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使剧情意味无穷。

《东吴郡主》中借代的运用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人物手法,达到了“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的艺术效果。例如:战声远去,渔翁悠然踏歌而上,吟唱“看惯兴亡天下事,唱尽玉帛与干戈”;刘备揭开红盖头,惊见孙尚香美貌,后台歌起“半生戎马苦征战今宵神女会襄王”;孙尚香看到刘备日日金樽对舞,唱出了“怕只怕,烟柳粉黛把壮心埋”的内心担忧。剧作家通过相关联想,将“和平战争、美人英雄”等词汇,用形象性的“玉帛干戈、神女襄王、烟柳粉黛”等语言表达,如此借代堪称一绝。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