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刚刚忙完麦收,整个村子裡飘荡著麦秸秆的香味儿。在海兴县辛集镇赵堤头村村委会大院裡,伴著麦香飘出的还有锣鼓、板胡声,随著“乐队”的伴奏,更有带著浓郁“草根”特色的唱腔回荡。原来,海兴县新馨民间文艺协会的“乡村艺术家”们正在这裡排练。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文艺团体不仅罕见地经过了民政部门的审批,成為“发了証”的正规团体,而且还推动当地古老的“西路梆子”成功申请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產。不仅如此,这些“放些锄头上戏台”的“农民艺术家”还主动多次义务演出,给周边村庄的乡亲们带去了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

“就是喜欢这个”

记者走进屋时,两位妇女正在排练《蝴蝶杯》选段。6位乐师分别负责板胡、板鼓、云板、南梆子、悬锣等多种乐器,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是84岁的王汝兰,另一位乐师李炳池今年也已经81岁了。

跟他们比起来,46岁的王福霞算是年轻的了。虽然场地很简陋,但排练起来大家仍旧全神贯注,有板有眼。只是趁休息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开几个玩笑,引来一屋子的笑声。

也有“小演员”,那就是今年隻有3岁的韩佳怡,大家说别看孩子小,可她在奶奶的教导下,都可以唱上几句了,“宝贝,唱个《杜十娘》!”看著一脸不好意思、直往奶奶身后缩的孩子,屋裡又是一片笑声。

小佳怡的奶奶叫张月英,她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了自己对西路梆子的感情:“就是喜欢这个!”
记者感受到,这份朴素的“喜欢”贯穿於这个乡村文艺团体每位成员的心中。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过著的是种地、打工的日子,但却因為有了那份从幼时就埋下的“喜欢”,而选择走到一起,為一种叫“西路梆子”的民间艺术而痴迷,而心甘情愿地付出。

正在排练的这些演员,都是海兴县新馨民间文艺协会的成员。这个植根於海兴农村、由农民发起并成為绝对主力的民间艺术团体,正是凭借著这份朴素的“喜欢”而创造了奇跡。

古老又珍贵的“西路梆子”

据介绍,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於清道光年间。其前身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清道光后期定名為“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善於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直隶梆子过渡的特征。传统剧目多表现当地民风民俗,且大多来源於当地的传说及故事。西路梆子“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全,表演粗獷,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武戏要求演员有极高的武术功底,许多高难动作均始创於西路梆子。旦角的青衣、花旦等行当的表演也独具特色,后来对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种的表演也產生了很大影响。

据介绍,西路梆子是海兴一带戏剧、音乐、舞蹈、武术等地方民间艺术的结晶,它扎根於海兴。挖掘、整理、研究、传承西路梆子,对於当地的歷史、文化、艺术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河北梆子、京剧发展史研究也有著极其重要的价值。

农民团体“拿了証”

63岁的赵洪昌同样难忘自己小时候听西路梆子时的情景。这位一直务农、开过几年大货车的农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隻要听说别的村唱西路梆子,不管多远也得赶过去听。没自行车就走著去。在他的记忆裡,当时周边的村子每个村都演,甚至还都有自己的“子弟班”,请来老师传戏,然后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

但是,一种焦虑和担忧越来越压在赵洪昌的心上,那就是随著时代的变迁,西路梆子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光”。据赵洪昌说,周边村庄的“子弟班”全盛时期能够演出160多折戏,但后来隻剩下了40多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年轻人“不愿听”、人们忙於外出打工外,西路梆子这种艺术形式没有剧本和曲谱,隻能靠口口相传,也使得流失速度加快,“去世一位会唱西路梆子的老人,就丢了一批戏”。

面对这一切,对西路梆子有著真挚感情的赵洪昌坐不住了。2002年,他和几位同样焦虑於西路梆子“没落”的志同道合者想到了一起,大家隻有一个心声:不能让西路梆子就此“断”了!

这个小小的农民团队首先搜集资料,同时在周边村庄发展西路梆子的爱好者。经过他们的苦心经营,这个当初由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慢慢发展壮大,从几个人到十多个人,再到几十个人……

2007年,海兴县新馨民间文艺协会成為海兴县惟一经民政局备案发証的文艺团体。这个“农民艺术团体”“拿了証”。当时还是赵洪昌自己掏了3万元钱垫资,為的就是著眼长远,“名正言顺”,让协会能够更好地坚持下去,更好地发展壮大。

“抢救”!“抢救”!

10年来,海兴县新馨民间文艺协会不但完成了“自娱自乐”的功能,而且还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為周边村庄的乡亲们进行了数十场的演出。在他们的推动下,西路梆子成功被评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產。这个来自於农村的民间文艺团体现在已经发展到周边的6个乡镇,如今拥有演员50多人,而他们掌握的剧目“唱上三天不重样”。

但在协会的创始人们看来,他们还没有任何可以喘口气的的理由,相反,他们内心充满了紧迫感,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抢救”。

据介绍,现在西路梆子的好多戏仍“装在80多岁老人的脑袋裡”,新馨协会已经著手抢救性整理出16折戏,这些戏是“现在已经没人能演”的戏。此外,传承对象的培养也是一个难题,年轻人忙於打工,而且不像老年人对西路梆子充满了感情,这也使得西路梆子的传承困难重重。

去年8月份,新馨民间文艺协会还专门就西路梆子的抢救性发掘计划向政府递交了计划书。他们说,通过实地调查,海兴这一地域能演唱西路梆子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年龄段多集中於年近八十或八十以上高龄者,抢救性发掘已刻不容缓。為此,新馨协会已经组成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抢救小组,深入到农村调查了解,协会计划将那些即将灭绝的剧目全部完善成册。但协会面临著诸如经费、人员等一系列的困难。
但即使再艰难,新馨协会几位创始人的脸上仍旧充满了坚定。这些已经老去的朴实的农民执著地坚守著他们的信念,那就是不能让世代流传的西路梆子就此演没,他们正在尽全力為西路梆子的流传与光大而继续奔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