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有句广为流传的俗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我国首家以二人转为主题的博物馆,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共同打造的,于去年12月末落成开馆,集图文、微缩、模拟场景、影像播放、舞台演出于一体,向观众生动展现二人转300多年传承演变的历史,经过半年的运作,已经成为百姓品味和学习传承原汁原味二人转的重要基地。
连看带学一锅出
“孙班主,客人都齐了,开戏吧!”随着小姑娘一声清脆喊声,二人转演出拉开了序幕。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复制的旧时小剧场看到,这里从服饰、道具到演出方式都采用早期二人转的形式,小剧场内坐不开的观众站着观看,还有人把刚买来的菜放在地上使劲儿鼓掌。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围着演员们问这问那,一位观众告诉记者:“我和老伴都好这口儿,以前有地方看没地方学,现在可好了,这个博物馆还有传习所的功能,连看带学一锅出,真是咱们老百姓的免费午餐。”
应邀前来交流演出的黑龙江省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在与吉林省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合作了《包公断后》说:“吉林有氛围,有人才,又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令人羡慕。这座新建的这么精致、丰富的二人转博物馆,将会成为外地游客来吉林旅游的一个新景点。”
建博物馆就是为了传承
这个二人转博物馆占地1300平方米,由“东北二人转文化展厅”和“活态传承小剧场”两大部分构成,以二人转发展历史沿革为主线,介绍了二人转的领军人物和各个阶段的经典剧目,通过物化和活化的手段,把高科技与文化气息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东北二人转的发展道路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表现出吉林省东北二人转的优势地位。
“二人转博物馆除进行常态的展示,免费对观众开放外,还与吉林省吉剧院进行合作,在馆里的展演舞台上恢复演出多部传统二人转剧目,同时,还将把吉林省内60余所民间二人转小班、学校的二人转学生和学员们分期分批邀请到舞台上来,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提高的平台。”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东北二人转博物馆馆长孙桂林向记者介绍。
二人转界泰斗、今年83岁的著名二人转作曲家那丙辰告诉记者:“一些戏曲剧种由于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等原因逐渐消失,而二人转是扎根在东北老百姓心中的特有文化,建立二人转博物馆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
老艺术家坐镇指导
博物馆别致的景观墙是一面由二人转手绢构成的,天花板的造型是一支硕大的唢呐口,诸多设计都融入了二人转的传统道具。展厅里还以图片、文字和文物的形式,展示了二人转的起源。
“这些文物都是老二人转艺人收藏的行头。”孙桂林告诉记者,文物包括二人转早期的服装、头饰以及大板、花棍等手持道具。
在东北二人转文化展厅里,记者看到了用文物、手稿、图片、景观等形式全方位再现的东北二人转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大车店”演出场景。铺着草席的土炕上,坐满模拟的车老板、掌包的、跟车的等不同人物。炕前的泥土空地上,两名形象逼真的等比例偶人,身着二人转演员的服装,正在表演,旁边还有唢呐和拉弦的两位伴奏。
据介绍,这个制作精细的“戏班子”原来是硅胶像,女二人转演员其实是男扮女装。记者了解到,在清朝晚期,二人转的旦角都是由男性演员扮演的,到上世纪中期,女性才进入二人转的表演中。
一位参观博物馆的大学生对记者说:“这里设立的景观区,还原了二人转最初的演出场景,让我了解了二人转是怎样一路走来的,还有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了大量的二人转背景,明白了二人转为什么会成为东北老百姓的香饽饽。”
据孙桂林介绍,该博物馆体现了惠民特色,小剧场里定期举办东北二人转精品活态展演,每月集中演出两次,隔周周日上午10点准时开戏。演员们要使用传统唱腔,表演特定的传统剧目,还要用最简单、原始的乐队伴奏。老一辈二人转艺术家经常前来坐镇,传授技艺,开展二人转艺术学术研讨活动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示二人转传统剧目中的经典段子,侧重展示二人转舞蹈、唱功、绝活儿、说口等,让百姓近距离欣赏学习二人转,让这种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始终不离源头活水,达到在百姓中普及二人转的目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