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看潮州剧团的潮剧《莫愁女》,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美丽的毁灭。
大明王府的公子徐澄,在自家后园偶遇了家道中落的烧火丫头莫愁,心生倾慕,这段感情不但得不到祖辈的认可,而且更引起被娶过门的宰相之女邱彩云的嫉妒,邱强行夺去莫愁的眼睛,迫使一对有情人双双投湖殉情。这便是《莫愁女》的剧情脉络。
莫愁和徐澄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即使没有邱彩云,他们在人世间也注定不可能走到一起,代表封建家长制度的徐家祖母不允许。徐澄的这个老祖母,刚开始还觉得挺可爱的,起码比贾宝玉的老子可爱。那次在徐家后花园,徐澄为还没有名字的烧火丫头取名“莫愁”,美得他的老祖母一再说好,并称赞“名唤莫愁含深意”。贾宝玉的父亲就不同。贾宝玉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启发,为身边服侍的姓花丫头取名“袭人”,却换来他老子贾政“混帐东西”的一阵呵斥。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个老太太可就没那么宽容了。当他得知孙子竟喜欢上一个身份悬殊的丫头时,百般地阻拦,并强行为徐澄娶回门当户对的宰相千金邱彩云。这个邱小姐虽然不能算是始作俑者,但她恰恰是悲剧的执行者。她的介入,无疑成为这场爱情悲剧的催化剂。自己的心上人心里装着另一个心上人,这令邱小姐不能忍受。她认为是莫愁那双迷人的眼睛勾走了丈夫的心,于是她胁逼医生写下以莫愁的眼睛作为药引的方子。
莫愁美丽的眼睛,在邱彩云的手上毁灭了。夺睛的时候,邱彩云魔鬼般残忍,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更何况要让一个美丽如莫愁的女子,在世上苟活?这是何等的残忍啊。于是莫愁选择了投湖自尽。当看到这个曾经美丽的女子一路上跌跌撞撞地摸索来到湖边寻死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
莫愁死了。可邱彩云的爱情回来了吗?这个邱小姐的想法有些天真,在她看来,徐澄之所以会爱上莫愁,无非是爱她的美貌,爱她那双“似秋水的明眸”,因此只要夺走这双明眸,就能夺回丈夫的心。
但事实并没有邱小姐想像的那么简单。徐澄对莫愁的爱,其实是有多个层次的,首先便是莫愁的“雪肤花貌”和“一双清澈见底又略含羞的秋波”,这点是无可否认的,但又不仅仅如此,还有莫愁的才华。后园重逢时,莫愁画的荷花图,以及她的出口成章,使徐澄倾慕她的文才满腹和丹青妙笔。莫愁的才情还表现在往后的伴读中:先生以燕子为题要徐澄这个学生作诗一首,徐澄念到第三句“呢喃私欲切”后就再也接不下去,这个时候莫愁以投石的动作启发了他“投石惊不飞”的续句,令徐澄更加感叹莫愁的才思敏捷。第三是莫愁的品格。在徐澄心中,莫愁就如荷花一样圣洁。比如第二场《伴读》中,徐澄就曾将莫愁比喻作“出泥不染一莲蕊”;在第三场《庭训》,银凤向老太君进谗说莫愁贪图富贵要攀附徐澄公子,徐澄马上向祖母澄明莫愁“高洁自尊意坚贞”;在《夺睛》这一场,邱彩云诋毁莫愁“伤风败俗”,当场受到徐澄的呵斥,他认为莫愁“出自污泥身不染,犹如那芙蓉仙子下凡间”;最后莫愁投湖后,徐澄更是对众人说莫愁“本是芙蓉花中神,……质本洁来还洁去,花开出水不染尘。”如此等等,莫愁不仅是徐澄眼里的“西施”,更是他心中的女神。女神是不容亵渎的,徐澄对莫愁的爱,美貌、才情、品格,爱得一层比一层深。更何况,他们在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中,已结下深厚的感情,包括急时的解围,闲时的游乐,难时的理解,悲时的慰籍,还有对莫愁身世遭遇的感同身受……。正因为这诸多的因素,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爱情。这份感情又岂是一双眼睛、一场劫难所能夺走的?于是,徐澄义无反顾地追随莫愁投湖而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明白徐澄为何正眼都不看新娘子一眼,明白为何莫愁的眼睛失去了,她的爱情还没有失去。象邱彩云这样的千金小姐,父亲位极人臣,自小娇纵惯了,缺少人生历练,因此不能体会到人间除了富贵、美貌,还有更重要的真情存在,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乎,当她夺得眼睛的时候,场面也就失控了。其实,邱彩云亦很不幸,她原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后来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最终也在这场悲剧中成了最大的输家。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