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晋剧普通话概念是:普通话的咬字(晋剧特色的词除外),山西话的韵味。
山西话是极具方言特色的北方语言。十里方言皆不同。晋剧作为流行于晋中一带的剧种,发音自然以蒲白话为主。但是在咬字上,榆次、清徐、太谷、祁县、孝义、汾阳、文水等地都不一样。
解放以后的第一批晋剧艺术家中,牛桂英老师开创并发展了"晋剧普通话"。第二代艺术家中,以王爱爱老师和郭彩萍老师更为突出。两位艺术家,一位是当年省晋剧院头牌名角,一位是市实验晋剧院头牌名角,在晋剧普通话方面也做出了表率。
王爱爱老师平时说一口地道晋中话,但是她的唱腔咬字做到了晋剧普通话。如《出水青莲》中“生死时光一须臾”,“死”为不卷舌音,“时”为卷舌音,按照晋中口音这两个字除了音调有区别,都是非卷舌。王老师非常细腻的把每个字都以普通话咬字吐出来,体现出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也促进了“爱爱腔”的流传远广。完美小生的郭彩萍老师的艺术亮点,不仅仅是她对晋剧绝活技巧的继承,完美嗓音对小生唱腔的发展,更主要是她表现出对艺术细节的注意要比同时代的同行更加好。这也铸就了她的时代在实验晋剧院排名第一的位置。
目前当红晋剧名家:谢涛、史佳花、宋转转、孙昌等在唱腔和道白上都能做到晋剧普通话。但也有一批青年一级演员、甚至得过国家级奖的演员这方面还是有不足的。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按“晋剧普通话”演唱来评价一段唱腔的好坏。而应该注意的是,演员(特别是80后的青年演员)应该在自己原有演唱水平的基础上,按照“晋剧普通话”来演唱,这样有助于晋剧的进一步推广,有助于吸引一批年轻人,特别是从小说普通话长大的人喜欢晋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