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洛阳曲剧原名洛阳曲子,1925年由高跷曲变为舞台戏,迄今不过80多年。

一次,记者小宋问我:“你看戏剧频道吗?”我说:“看!”又问:“经常看吗?”答:“经常看!”她马上说:“你完了!你和我爸一样了!总看戏剧频道,你老了!”

其实她说得不对,她爸爸是有名的戏剧专家,当然要看戏剧频道了。我看戏剧频道是为了掌握知识,将来好写梨园往事,但我不敢草率动笔,只是把这个想法对洛阳剧作家李学庭说了,他非常支持,给我了资料。这样,我又看了4年《空中剧院》和《梨园春》,才觉得心里有底儿,于是给他打电话:“我要下笔了!”他说:“你可以下笔了!”

曲剧是我的所爱,这个剧种是河南人民用小米汤喂大的。旧时演员到乡下,都到老乡家里吃饭,一户领走一个,饭菜五花八门,你吃的是红薯饭,我吃的是捞面条,肚里“搁的食儿”不同,心里想的却一样,就是齐心合力,演好同一出戏。

李学庭告诉我:那时候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真正的鱼水关系。豫西人爱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憨子。”这“疯子”、“憨子”可都不是贬义词,而是对演出效果的褒奖语:台上唱得如狂,台下看得如痴,遇到好唱家,观众淋着雨也看,那种痴迷和互动,那种融洽和兴奋,真是令人感动。

曲剧诞生得较晚,20世纪20年代才问世。其中的洛阳曲子,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曲剧发展的第一阶段为“坐堂弹唱”:堂屋客厅里,有人弹三弦、拨月琴、抓筝,有人以简板、八角鼓、云锣击节,唱到一定节口,大伙帮腔和唱。由于八角鼓指挥全场节奏,每个节目的连套曲牌都是以鼓子头开唱,以鼓子尾结束,因而称为“鼓子曲”。这其实只是一种曲艺,还没有分行当。

第二阶段为“上跷演唱”,俗称“高跷曲”。由于厅堂内容纳听众甚少,严重制约演员发挥,演员就走向街头。洛阳南郊王屯人王凤桐,曾到南阳当私塾先生,课余学唱练弹南阳曲牌,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返洛,把他掌握的130余支南阳曲牌,与洛阳老调曲版对比研究,经过掺兑筛选,在王屯附近教唱,使新兴曲牌得到推广,洛阳曲子开始萌芽了。

洛阳原有的高跷不说不唱,只扭动舞蹈,王凤桐认为太单调。1875年,他让演员边踩高跷边唱曲,又唱又舞,形式新颖,已经有了戏曲表演雏形:每演一摊儿高跷曲,演员都化装成戏曲中的相公、小姐、和尚等不同人物,具备了生、旦、丑等行当。这一步很关键,使曲子摆脱了厅堂的桎梏,大踏步走向群众,洛阳、临汝、伊川有大批演员涌现。

第三阶段是“登台演唱”。至于首次“登台演唱”在何时何处,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洛阳曲子首次登台,也有两种说法,第一说:192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三)晚,洛阳大屯村演高跷戏,由于人太多,外围观众看不见,群众就把张新乐(饰老婆)、朱六来(饰姑娘)、郑云升(饰丫鬟)拥上了一个高台子上,次年元宵节晚,又把朱六来、张五魁推上简易舞台,让他们唱《蓝桥会》,开创了高跷曲登台演出的先河。

第二说:1926年,李九常(汝阳人)等人的高跷社到许昌五里堡演出,原打算先在下边踩高跷,再到台上唱曲子。但观众急于看台上演出,生怕浪费时间,便吆喝道:“只登台!不踩跷!”于是,他们甩掉跷腿,直接登台了,洛阳曲子诞生了。

河南曲剧的诞生,由临汝县的朱万明和登封县李洼村的李祖白共同促成:1926年春末夏初,临汝县的玩友朱万明一行16人前去登封县李洼村卖艺,16人当时都是业余玩友,闲时卖艺,忙时种地,李洼村负责人李祖白让他们住在祠堂里,吃饭就到农民家里。村民很热情,大家很高兴,但只唱了半日高跷曲,天就下起大雨,一连五天不停,路上都是泥水,无法踩跷演出,大家都很着急。

这时,李洼村的李祖白说:“天晴了,路上有泥,咱们干脆去掉高跷站着唱吧!”说完,他命村民将运载桩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见此情景,朱万明很为难:答应吧,去掉高跷站着唱,就成了唱戏的,下九流,名声不好听,死后不准葬入祖坟;不答应吧,下雨这几天,白吃白喝,咋好意思拒绝人家?犹豫再三,还得答应!16个卖艺人跪地插香,发誓赌咒说:“谁也不许把登台唱戏的事情说出去!谁走漏风声,天打雷轰!”

就这样,他们去掉高跷,登到台上演唱,演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等剧目,没想到观众直叫好,都说比看高跷曲过瘾!

两个月后,李洼村龙王庙唱庙戏,庙门前垒起半米高的小台子,头顶上搭了棚,后台处挂遮堂布,这就是棚台了,属于简易舞台。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等20人,在这台子上唱了曲子戏,还模仿河南梆子,加上了小铜器,《天河记》、《武松杀嫂》、《书馆会》等一路唱下来,新的表演方式就形成了,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成为舞台曲子,时称河南曲子,后称河南曲剧,各地曲剧团也相继问世了。
曲剧诞生迄今80多年,这个剧种历史短、发展快、流布广、韵味足,你只随便想几出戏,就会忆起它的魅力,如《卷席筒》、《李豁子离婚》、《柜中缘》等。它的唱腔往往向下走,多少带一些苍凉,适合抒发劳动人民的凄苦之情。它又能表现欢快热闹,其中丑角行当无比精彩,很受老百姓欢迎,“看看曲子戏,一年不生气”。旧时洛阳周边各县的戏楼加起来,有好几千台,年年唱戏,月月有戏,天天想戏!正所谓“关帝庙前搭棚台,村头锣响曲剧来”,一听说戏来了,大家便很兴奋,放下手头活儿,从四面八方赶往戏台下,去赴一场精神的盛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