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朵金花”中,孙小华是一朵奇葩。她风姿宜人,神韵超卓,驾驭人物张弛自如,塑造角色入木三分,是观众心中色艺俱佳的“双娇公主”。
喜欢孙小华,始于近年,此前并不偏爱。缘于她嗓音并不出众,所演角色性格复杂,甚至是“坏女人”,让人难以捉摸。当年岁渐长,略知唱念的同时,也认同天地不是非黑即白,人性难为非善即恶,这时再看孙小华的戏,便多了一层审美,乃至惊叹她演技之精湛。她的粉墨众生,素以命运跌宕起伏,情感冲突激烈居多,或个性独立、豪爽奔放,或泼辣狡黠、惯弄权术,在忠奸分明的戏曲舞台上别具一格,尽显人性的多面善变。
孙小华扮相雍容华贵,举止优雅大方,这跟她曾练习舞蹈,读戏校时多接触注重身段表演的现代戏不无渊源。她应工闺门旦,戏路广泛,从伶俐俊俏的春草、慷慨赴死的卜凤,高傲任性的双娇,到粉面带威的王熙凤、武则天,心系家国的谢瑶环、齐姜,个个有血有肉。她面部表情鲜活,眼睛大而传神,秋波过处让人难忘。
孙小华艺术上早慧,似乎没有青涩的开端。她进入潮剧院之初,先后在二团、一团饰演《赵氏孤儿》的卜凤,唱念成熟,“杀孤”一场,在怒斥屠岸贾及程婴中,语锋逼人。王熙凤是她早期的代表作,要演好这个外强内弱的角色着实不易,如果过于强悍,只往反角靠拢,便显苍白肤浅。孙小华把握人物尺度妥帖,她的凤姐既独断专行,又能藏锋蓄势,凸显女性弄权惯用的以柔克刚、迂回斡旋。其中“弄权”和“闹府”锋芒外露,表演干净利落;“诓尤”步步为营,谈笑风生间恩威并施。每次看凤姐拒绝贾琏为贾蓉谋美差,佯装“甩手掌柜”时,总窃笑贾琏的无能,只懂寻花问柳,在厉害的妻子面前反成蔫了的花草。
饰演有个性、有气概的“大女人”,是孙小华的拿手好戏。名剧《张春郎削发》是其扛鼎之作。“削发”中,她扮演的双娇典雅华贵,由内而外洋溢着皇家威严,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止从容,遇变不惊。“结发”一场剧本几经变易,但不论中唱版凄恻哀楚,各各恃强而致两败俱伤;或是上京版与海洋版甜得发腻,双娇几成“花痴”,孙小华均演得传神,骄气与娇惯并存,相爱而相煎的酸甜苦辣,尽皆入情入理。该剧通过电影的传播,使双娇成为潮剧银幕上最知名的大家闺秀,与秋姨的苏六娘、黄五娘相媲美。孙小华也因而成为潮剧第二个“黄金十年”的闺门旦花魁。
继双娇之后,孙小华扮演武则天也获得成功,成为潮剧舞台青年武则天的典范。在胆识过人的御前驯马、扭转危局的嫁祸昭阳,当仁不让的逼驾杀宫等场次,均有不俗的表演。此后她主演《谢瑶环》,同样得心应手。谢瑶环有女扮和男扮两种形象,表演应随“性别”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剧中的男扮不同于女小生,它只是女性的易装,否则便犯了身份错位大忌。孙小华不照搬小生唱做,她时时留意谢瑶环的女性身份,使人物既闪烁着理性女性的魅力,也散发着演员自身潜在的阳刚气质与豪迈情怀。“眼悬国门看来日”一段,在大气磅礴中充满柔美与温情,已成名段。
孙小华不但以表演神韵见长著称,唱念也独树一帜。她擅长轻声弱唱,声音婉转缠绵,尤以高音区纤秀清亮。如“待将东阁迎春开”声如莺啭,乐句多在高音徘徊,行腔恣意潇洒,如彩缎旋舞,极尽绮丽华彩。中低音由于用本嗓较多,音色稍逊,光泽略为黯淡,如能加强气声、头声运用加以美化,则更臻完美。
孙小华所处的年代,已有别于第一个“黄金十年”,不再有众多新文化人的扶持与渗透,她在塑造角色上取得的成功,较多来自自身的揣摩与创造,更显难能可贵。“五娘未老双娇出”,当年陈厚实先生对孙小华赞许有加,并寄予厚望。遗憾的是,这位多才红颜命运多舛,自1993年拍摄完《武则天》、《谢瑶环》和《齐女情》录像后,孙小华即负沉疴,最为宝贵的十年艺术青春只能伴随病榻,此后一直休养赋闲,不再出演有分量的角色,令爱戏人扼腕叹息。
最近,从媒体专访中看到,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孙小华风采依旧。在潮剧院舞台只剩下清一色年轻面孔,缺少老中青同台帮带,剧目传承严重断代的今天,期待有适当的机缘,能让孙小华这朵风姿依然的“金花”,以及同样身怀绝艺的前辈再度为潮剧事业焕发光彩。
原载《汕头广播电视报》(691期)
孙小华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