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红山文化“大传统”
二人转有一种勾魂摄魄的艺术力量。三百来年二人转在东北大地上生生不息、不断展演,深受东北农民的热恋与酷爱。在地方戏中,没有一种地方戏能像二人转这样受到地域之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在中国艺术中,没有一种艺术能像二人转这样深深地迷恋住广大的观众;在世界艺术中,也没有一种艺术能像二人转这样保持了戏剧艺术的原始性。
东北二人转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到底来源于什么呢?我以为,二人转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二人转由于呈现了“二人转”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古老的原型,才具有了无比强大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二人转看去与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距甚远,但事实恰恰相反,二人转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的“根儿”,二人转才具有非凡的艺术力量的。
红山文化的源头
当有些朋友看了我如上的观点,肯定会讥笑我的无知与荒唐。二人转怎么能和中国传统文化挂上钩呢?你痴迷二人转也不能这样胡诌八扯的瞎联系呀!我得承认,朋友们的讥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道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朋友们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由文字记载的传统,四书五经的传统。但我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指的这种“小传统”,近传统,由文字记载的传统,而是一种“大传统”,远传统,老传统,不是文字记载而是由民俗文化承载的传统。这种“大传统”、远传统、老传统比“小传统”、近传统、由文字记载的传统要悠远得多。二人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是与文字记载传统的关系,而是与民俗文化承载的“大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深刻指出:研究文化遗留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化遗留物是前代或更前代古老习俗的遗留,它的传统、它的根是在它古老习俗那里。泰勒说:“在那些帮助我们按迹探求世界文明的实际进程的证据中,有一广泛的事实阶梯。我认为可以‘遗留’(SurvivaI)这个术语来标示这些事实。仪式、习俗、观点等从一个初级文化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较晚的阶段,它们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页。)较晚文化阶段的“遗留”是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