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泰安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365个,山东梆子便是国家非遗之一。11月24日,在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宋福斌将山东梆子300年来的发展脉络向记者娓娓道来。
300年前已流行京鲁
循着高亢激越、刚劲挺拔的戏曲声,记者走进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排练大厅,舞台上,扮演杨门女将的演员们正有条不紊地排练,一招一式间显露出深厚的功底。
宋福斌告诉记者,正在排练的是去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并斩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文华音乐创作(作曲)奖以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的新编历史剧《两狼山上》。它填补了泰安市没有文华奖的空白。
我国戏曲号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腔,其中“西梆”,便是指梆子腔。清代康熙年间的《在园杂志》(刘建玑著)最早记载了“梆子腔”。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据史料考证,山东梆子起源于山陕梆子。
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形成后,以化雅为俗的特点,压倒昆山腔、弋阳腔,很快在我国大江南北流传开来。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运河两岸地区,分别向菏泽、济宁、莱芜、章丘、泰安、临沂等地传播,并结合当地的风俗、语言、审美情趣,分别形成各地不同的梆子剧种。其中,流入济宁汶上形成的梆子剧种,称汶上梆子,后通称山东梆子。
据清乾隆五十年(1785)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以及雍正十年(1732)《梨园馆碑记》记载,那时唱梆子的孙国豹、郭凤山系山东籍艺人,活跃于北京戏坛,并演出往返于京鲁之间。
这段记载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说明山东梆子在清初已经成为流行戏曲。
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梆子腔系占有重要位置。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曲牌优美动听、丰富多彩,深受听众喜爱。
宋福斌告诉记者,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极其丰富,根据老艺人们回忆,过去仅汶上县大曹班一个班社,经常上演的剧目就有600出以上。而且山东梆子剧目所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既有反映各朝代主要人物、表现民族斗争的故事戏,又有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民间传说戏。由于多数剧目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又经过民间艺人不断丰富加工,劳动人民善良朴实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表演手法比较粗犷,动作架式夸张,尤以黑脸、红脸戏较为突出。宋福斌说,山东梆子老班社,一般不超过30人,“五生、五旦、五花脸”的班社是最强阵容。
自清代康熙年间有“梆子腔”记载以来,先后成立的班社有近百个。但是由于历史久远,缺乏详细文字记载,其兴衰演变过程已无可考。根据老艺人回忆及有关资料所载,山东省内各地市专业山东梆子剧团传承情况各异,新中国成立后,老戏班的艺人纷纷参加了不同地区的专业剧团,原班社已不复存在。而山东省各地市专业剧团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从最高峰时的43个一度削减至三四个。
“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是山东省唯一从事山东梆子艺术达60余年的表演团体。”宋福斌介绍说,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前身是东平县前锋剧团,始建于1953年,曾经在1972年与山东省梆子剧团合并,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山东梆子曾达到发展高峰,但1986年山东省梆子剧团撤销,没了省直院团,从剧目研发到推广演出都对山东梆子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2008年,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代表山东梆子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国务院确定为“山东梆子剧种保护传承单位”,同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宋福斌表示,这对山东梆子而言是渡过了严寒,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传统剧目全新演绎
宋福斌告诉记者,60多年来,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坚持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约有200余出,演出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同时,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通过采取记录老艺术家的技艺、编辑出版专著、创演并录制新剧目、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改造基础设施、改编传统剧目等措施,致力于山东梆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两狼山上》演出的成功说明,山东梆子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宋福斌介绍说,《两狼山上》在保证剧种特点的基础上,对音乐、舞台调度、服装等方面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幕间曲由40人的弦乐队演奏、杨业的坐骑拟人化扮演、服装大气华美等都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两狼山上》10月份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获得了较高评价。目前,山东梆子不仅进京表演,还开展了下乡和进校园演出活动,每年正月初六进村、进社区,演出120余场次,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进行全新演绎。宋福斌表示,山东梆子是代表山东人性格的大剧种,现在迎来了利于发展的好时候。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