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广泛流传于长泰的锦歌是长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演唱形式。长泰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什锦歌。因其乡土气息浓厚、曲调流畅优美、演唱形式简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盛行于闽南的漳州、厦门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

长泰锦歌源远流长。它承袭了魏晋变文和宋元讲唱文学传统,唐宋初步形成,明代定型。锦歌大约于宋代传入长泰。清乾隆年间,《长泰县志》总辑杨日焕在诗中就有:“花树千门翠,弦歌万户长”句,句中的弦歌就是锦歌。传入后,它与闽南民间歌谣、南曲相兼融,经过不断传承、创新而丰富完整起来,并成为别具一格的一种曲艺。它常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联句弹唱历史和传说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也把锦歌带至台湾,为后来台湾“歌仔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泰锦歌流传经历坎坷之路。清末,腐朽的满清政府和后来的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致使社会经济日渐衰败、民不聊生,一些艺人迫于生计,流入城镇乡村,身带一把月琴,以卖艺行乞为生,自弹自唱,演唱锦歌。这时的锦歌鲜明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时称为“乞食调”。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救亡,人人有责。”艺人们也积极地用锦歌为武器,宣传抗战,激发全民族爱国热情。一时间,在一些锦歌艺人带动下,群众自发组成了“锦歌馆”、“乐社”、“歌仔馆”等数十个锦歌演出团体,到处宣传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锦歌得到了定名,也得到繁荣与发展。长泰官塘社组建了锦歌演出队,还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艺人。如,1958年、1960年民间艺人张上厦曾两次赴省演出,均获一等奖、创造奖。1962年,福建省文化厅、省音乐协会曾派人到长泰录下他的《孟姜女》、《山伯英台》剧全套唱曲,通过解放军前线广播电台,向台湾、金门、马祖播送,以激发隔海同胞思乡恋祖情怀。1966年3月,张上厦被入选省艺术团成员。除张上厦外,还有肖仲食、林玉带等著名艺人。

长泰锦歌是大众化的说唱形式,使用月琴或大管弦伴奏“七字调”、“杂念调”、“大调”、“哭调”音乐。故长泰锦歌又被称为“月琴锦歌”。后来又添加了大广弦、六角弦、三角弦和箫笛等伴奏乐器。其歌词多来自闽南语中流行的口语、成语、俗语、谚语、民谣,以及戏曲中既能达意又生动、诙谐、风趣的语言,加以诗词律化和说唱规范化。其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腔大体分为5个部分:杂念仔,如答嘴鼓、四句连等;五空仔,作为开篇的“四句头”分为“正调”、“阳光”、“洞管”、“箫代吟”、“安童闹”等;四空仔,是七字组成一句(七字仔)的多段体结构;花调,如长工歌、车水歌、十二月歌;乐器曲,如入板头、连环谱。锦歌主要曲目有:《陈三五娘》、《雪梅教子》、《山伯英台》、《孟姜女》;十八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贞》、《高文举》等。

由于长泰锦歌扎根乡村,属于“草根艺术”,深受群众喜爱。现在,逢年过节,喜庆之际,长泰城乡可见锦歌艺人坐唱,走唱,他们还用乡音唱白,更加贴近民众。在乡村的迎神赛会、踩街活动,甚至娶亲、送葬时也时常见到锦歌演唱队伍。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长泰锦歌,作为一种演唱艺术,在长泰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发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