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创新演出《白毛女》《子弟兵的母亲》
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70年,在2009年的时候,还是一个连月工资700元都发不出的剧团,当时50人的剧团一下就走了20人。2010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主动作为,继2013年创编了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到人民大会堂演出之后,又创排了《子弟兵的母亲》赴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在短短几年内,小剧团闯出大市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了河北省优秀剧目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优秀编剧奖、河北省十大精品剧目奖、石家庄市五个一工程奖。平山县剧团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呢?2月11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走访了正在平山县东回舍镇东回舍村演出的平山县剧团的演职人员。
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经过颠簸的乡间小路,我们来到东回舍村小学,在学校操场搭建的简易戏台上正在上演《王宝钏》,台下坐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还有的老乡站着或骑在电动车、三轮车上看戏。春寒料峭,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很多老乡都是两手叉兜,两脚不停左右移动地看戏不舍离去。
“咱们平山县剧团演的戏剧得奖了,知道吗老乡?”记者问正在看戏的村民鲁贵芳,“太知道了,我订着报纸呢,看见新闻了,前年《白毛女》就在北京演出了,演的特别好,反复看了好几遍,去年《子弟兵的母亲》又在北京演出了,天天盼着在电视上看。这都是咱家乡自己的戏,自己的演员,为他们感到骄傲。”
闫军文也是东回舍村村民,他带着孙女、外孙一起来看戏,尤其盼着看《子弟兵的母亲》。“大家都知道《子弟兵的母亲》在北京演出了,并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就等着一饱眼福,看咱家乡自己的戏了。”
今非昔比源于有梦想敢作为
平山县剧团曾是平山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后来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发展越来越困难。在排练《白毛女》前,剧团演职员工最高的工资才1000元左右,养老保险交不了,家里的生活支出难以保障。2010年,县剧团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加大剧目创新力度、推动剧团跨越发展”的新思路,认为只有排演贴近时代的新剧目才能让剧团走出发展困境,于是把剧目创作瞄在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首先创编了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这一举措得到县里的高度重视,“有作为就有地位”这句话深入剧团每个人心里。
戏剧《白毛女》黄世仁扮演者柴建春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一个县级剧团,设备落后,场面宏大的大制作剧目,我们肯定是达不到的,小制作,古朴、乡村化的剧目更适合我们剧团的。能到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真是倍感骄傲,剧目演出后,得到专家的认可,观众反响也不错。《白毛女》获得成功之后,更大的鼓舞了县剧团全体演职员工排好戏、出精品的决心和干劲。
大作为源于剧团创新能力
平山县剧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磨练出了一批业专人才,从编剧、导演到唱腔设计、舞美设计,都是县剧团自有的骨干人才。他们在选排剧目上,立足平山地域文化、红色资源,弘扬主旋律,将剧目题材瞄在白毛女、戎冠秀、平山团、曹火星、王二小、西柏坡等一批平山独有的文化资源上,宣扬正能量与本土文化相得益彰。《子弟兵的母亲》的编剧智全海本人有过一段下乡包村的经历,他曾多次下乡到戎冠秀老家下盘松村了解戎冠秀的事迹,戏里边的大槐树、碾盘,还有吃梨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智全海说,不接地气的作品人们不愿意看,我们首先要让平山的老百姓愿意看。从剧本、演员、音乐到背景的设置等都要尽可能的突出地方特色,表现出最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戏剧的拍摄、选材要大众化、生活化、朴实,对观众有教育意义。他透露,创作《子弟兵的母亲》用了一周的时间,通常都是夜里写作,最后一场写完后,自己大哭了一场,是真的被戏里的人物感动了。导演王长安在导戏的过程中,把握住剧团里每个演员的特点,对人物要求个性化、人性化,而不是形象化。他介绍说,舞台设置不搞大制作,拍戏主要是为了演出,服务的是老百姓,特别是农村,所以,在设置舞美等方面,都要结合剧团本身实际情况,以及演出场地的具体情况。在戎冠秀的这个人物角色设置上,因为年龄跨度比较大,表演起来有难度,所以要尽可能的让她简单化,减少在舞台上的移动。对于戏曲的排练,导演从演员、背景的设置到艺术表演手段,都要求符合戏剧故事本身的情节,随着人物年龄的变化,在表演手段上也要有所不同,比如戎冠秀在年幼、中年等不同时期要通过花旦、青衣等方式表现出来。
创新动力源于讲奉献能吃苦
平山县剧团的演职员工都有一股艰苦创业的精神,他们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和深厚感情。为排好一个戏,他们做出很多奉献牺牲。平时下乡演出,大家更是不怕苦不怕累,冬天睡地铺,夏天熬三伏,排戏演戏有病也尽量不耽误。在排练《子弟兵的母亲》时,全团人员加班加点连续40多天不休假,有的演员边打吊针边坚持排练。
王长安导演今年71岁,今年在执导《子弟兵的母亲》时,他的老伴正在家受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痛的折磨,他在家一面要照顾老伴,一面要想着戏里人物的角色,时常休息不了。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扮演者韩挪红,1999年于平山艺校毕业,毕业后一直唱戏。戏曲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采访中,她告诉记者,离家演出时最长一次三个月没有回过家,现在又把一岁四个月的孩子留给婆婆看,对家人有点愧疚。这次扮演戎冠秀对于她来说既是巨大的荣耀,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戎冠秀曾以电影、豫剧等多种不同形式呈献给观众,要想超越先辈,挑战经典,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戎妈妈最感动她的就是母亲身上的那种坚持,从她四十多岁到九十多岁,在儿子参战死后,她一生致力于送军粮、救伤员等,帮助八路军抗日。
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崔秀斌告诉记者,2月11日是他们第一天来东回舍村演出,每天演出两场,演员们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地铺,正月里寒冷的天,没有暖气,没有床,只能打地铺,很多演员从上一个地点赶来东回舍村演出,连铺盖卷都没顾上打开,全套的设施也只是简单的洗簌用品。
“小剧团大主题、小剧团大舞台、小剧团大作为”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发展的路,用编剧智全海的话来讲就是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路,创新的路,传播正能量的路,可持续发展的路,相信他们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