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璇秋”是半个世纪来人们一提到潮剧便会想起的名字,有关她的艺术和品格一直以来都受到观众的推崇和敬重。吴建梁先生撰写的、1995年夏天发表于南方日报的下面这一文章,相信将能让人从另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这位德高望重的人民艺术家……
姚璇秋一生与潮剧相伴,童年在孤儿园的日子那么苦,只要听一声潮剧,哼一句潮州戏,便觉得活着多好。
可在姚璇秋童年的时候,古老的潮剧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了。新中国成立后,姚璇秋赶上了这么个好年月,走进了一个古老戏剧艺术的天地。一出潮剧《扫窗会》,竟让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刮目相看。姚璇秋扮演的金真,以地道“乌衫”戏的唱功,令海内外众多潮籍乡亲百听不厌。这是一出唱功戏,多少年来竟惹得那么多人为之痴迷,为之魂牵梦绕:实在是因为姚璇秋独具个性的艺术体验,像是信号,吸引着人们。这信号,是活了400年的一个剧种的生命。
看五十年代潮剧的剧照,姚璇秋这一代人的举止、表演,显得规范、到位,偶尔还能透出点“帅”气,让人感觉得到他们的敬业精神。
姚璇秋说,五十年代梅兰芳先生看了潮剧以后,在肯定古老潮剧的艺术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这使潮剧同仁看到了差距。于是,拼命学习其它剧种的长处,成了姚璇秋这一代人的自觉行动。姚璇秋跟梅门大弟子魏莲芳学了《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的表演。梅派的手眼身步法,给了姚璇秋以启迪。后来,潮剧还移植演出了集梅派特色大成的《穆桂英挂帅》,姚璇秋利用在上海演出的机会,天天泡在魏先生家学戏、练功。魏先生赞赏姚璇秋的悟性:观众看戏感动得流泪,而演员却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是演“苦戏”的高境界。
五六十年代,昆剧、川剧、越剧等好多剧种都是潮剧的“师友”,经过这段“黄金岁月”的磨炼,潮剧被称为一个行当较齐全,表演性、歌唱性和音乐性都较强的“实力派”剧种,直到现在还能保持着这种特性。
说到潮剧音乐,姚璇秋神采飞扬。潮剧音乐里有扬琴、琵琶、三弦、阮,还有像说话一样的潮剧打击乐。它们象一粒粒珍珠,叮当落进玉盘,多好听啊!蓦然又听见细若游丝的二弦,穿行在“轻三六调”、“重三六调”的宫商之间,把粒粒珍珠一下子串了起来。潮剧音乐就这样走遍天涯。多少人都是从潮剧音乐开始了解潮剧,了解潮汕,了解潮汕人的。
历史随着“工夫茶”的飘香,来到了九十年代。姚璇秋已经人过中年,可她的生命仍在潮剧艺术中沉淀、充实,坦诚而透彻。对后人,姚璇秋少不了那种过来人的挑剔,可看到他们取得成绩,忍不住又有一种欣慰。失落的,倒不是潮剧没人看,而是潮剧快没地方演了。过去像回家一样的演出剧场,如今已经是“故园残梦”了,剧场改做了他用。姚璇秋家族里的第四代,才几岁的孩子,见天嚷着要看他“老姑”的戏,那也只有在录像带上一睹“老姑”的风采了。
广州的观众也好久没见姚璇秋演戏了。前不久,姚璇秋在广州告诉我:她所在的广东潮剧院一团,从6月20日到6月24日将假座友谊剧院演出。一连五晚将演出潮剧《辽宋情缘》、《陈太爷选婿》、《忠义双夫人》、《柳玉娘》等戏。6月23日的折子戏专场,姚璇秋、张长城将联袂演出潮剧《辞郎洲》里的“送郎”一折。
又到了“台上台下都是乡亲”的时候了。就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这神奇的故园旧梦的音调里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