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吐音的强度、幅度大概可以归为以下三种:
一、吐音训练的初期,为了训练舌的力度,可以“吐”“苦”来多练,在实际演奏中,舌尖运动位置较靠前,舌根运动的位置较靠后,爆发力强,气流速度快,发音较为饱满、结实,能起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同时舌头运动幅度也较大,因此舌头较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发音时容易带动唇肌联动,控制不好人影响到口形口风(在葫芦丝与竹笛演奏中比较明显)。
二、吐音模拟发音为“的格”时,舌尖位置较“吐”靠后一些,舌根位置又较“苦”靠前一点,爆发有力,发音也较为饱满,舌头的运动幅度相对“吐”“苦”要小,唇肌也较为松驰。
三、吐音模拟发音为“嘟”“咕”时,舌尖位置较以上两种更靠后,舌根位置也更为靠前,即与以上两种舌运动相比较,“嘟”“咕”的舌头动作幅度最小,不易疲劳,但爆发力弱,音头的强调力度也相对较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