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天,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曹禺,在暑假的图书馆里写下了他的处女作《雷雨》。自1934年上演以来,这部作品被一代又一代的戏剧人演绎。
此次,无锡市锡剧院耗重金再次将《雷雨》搬上舞台,并选取了其中的《蘩漪》加以创作,更多地融入无锡的文化和韵味,让“无锡是个好地方”更加深入人心。这也是无锡市锡剧院近10年所排第四部现代戏。
无锡印记
锡剧更适合驾驭《雷雨》
《雷雨》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被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今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4周年和《雷雨》首演80周年,众所周知《雷雨》流淌着无锡血脉,印刻着无锡痕迹,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更是广为流传。此时,无锡市锡剧院首开锡剧界先河,将源自《雷雨》的锡剧《蘩漪》搬上舞台。锡剧院院长吴明龙告诉记者,锡剧相比其他戏曲种类,其实更加适合排练《雷雨》。
《雷雨》曾无数次以话剧、沪剧、黄梅戏、京剧的方式被搬上舞台,而锡剧恰恰是具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