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中后期至近代上海开埠,苏州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文化的发达,直接促进了苏州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明清两代,在苏州诞生的昆剧风靡海内,出现了众多的创作者和演员。然而,时至近代,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特别是毗邻的上海迅速崛起并日渐在各方面超越苏州,作为昔日昆剧中心的苏州地位边缘化日益明显,而在传统的昆剧和传奇创作活动步入低迷的同时,时代风气也为近代苏州剧坛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元素。各种新兴的戏剧形式如京剧、文明戏、滩簧戏等开始在苏州落地生根。
首先是京剧的强势冲击。晚清以降,京剧由于得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加上其通俗易懂,善于吸收其他剧种优点,迅速成长为全国性剧种。作为昆剧大本营的苏州,也受到京剧的影响。光绪五年(1879),京剧在阊门外普安桥天桂戏园开演,大受欢迎。次年4月11日《申报》刊载了一条新闻:“近日城内文班,知音绝少,观剧者皆不喜昆剧而喜京腔。大抵阅者好武厌文,而演者不得不移商就徵,由是邀集武班角色,拟就该处文武合演。现在戏园已经修理整齐,即日开台演戏云。”可见当时昆剧受到京剧的较大冲击。后来,地方当局一度为维护昆班的利益而打压京班,京班被迫移至苏州外城,“嗣以向例京班不准入城,遂尔中止。兹该班主复于阊门外杨安浜另租房屋,一应装修,全行搬至城外,限日修葺,不及十天,业经工竣,闻不日即须开台演剧云。”(《戏园迁徙》《申报》1880年4月27日)
京剧虽然受到打压,但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仍不可遏制地渗透进苏州剧坛,也对当地文人产生了影响。曲学大师吴梅所创作的京剧《袁大化杀贼》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光绪十六年(1890),京剧演员郑长泰得到苏州织造资助,在阊门三乐湾创建戏剧学校,培养京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