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中后期至近代上海开埠,苏州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文化的发达,直接促进了苏州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明清两代,在苏州诞生的昆剧风靡海内,出现了众多的创作者和演员。然而,时至近代,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特别是毗邻的上海迅速崛起并日渐在各方面超越苏州,作为昔日昆剧中心的苏州地位边缘化日益明显,而在传统的昆剧和传奇创作活动步入低迷的同时,时代风气也为近代苏州剧坛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元素。各种新兴的戏剧形式如京剧、文明戏、滩簧戏等开始在苏州落地生根。
首先是京剧的强势冲击。晚清以降,京剧由于得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加上其通俗易懂,善于吸收其他剧种优点,迅速成长为全国性剧种。作为昆剧大本营的苏州,也受到京剧的影响。光绪五年(1879),京剧在阊门外普安桥天桂戏园开演,大受欢迎。次年4月11日《申报》刊载了一条新闻:“近日城内文班,知音绝少,观剧者皆不喜昆剧而喜京腔。大抵阅者好武厌文,而演者不得不移商就徵,由是邀集武班角色,拟就该处文武合演。现在戏园已经修理整齐,即日开台演戏云。”可见当时昆剧受到京剧的较大冲击。后来,地方当局一度为维护昆班的利益而打压京班,京班被迫移至苏州外城,“嗣以向例京班不准入城,遂尔中止。兹该班主复于阊门外杨安浜另租房屋,一应装修,全行搬至城外,限日修葺,不及十天,业经工竣,闻不日即须开台演剧云。”(《戏园迁徙》《申报》1880年4月27日)
京剧虽然受到打压,但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仍不可遏制地渗透进苏州剧坛,也对当地文人产生了影响。曲学大师吴梅所创作的京剧《袁大化杀贼》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光绪十六年(1890),京剧演员郑长泰得到苏州织造资助,在阊门三乐湾创建戏剧学校,培养京剧人才。民国之后,苏州城内更是兴建了很多为京剧服务的剧场,如新舞台、大观园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北局“东吴乾坤大剧场”改名为“开明大戏院”,成为苏州城内主演京剧的戏院。由于苏州距离上海较近,上海京剧舞台好演连台本戏和喜用机关布景的风气也深刻地影响到苏州,苏州开明戏院不时上演《火烧红莲寺》《西游记》《封神榜》等连台本戏,并配上大量机关布景,成为当时热门剧目。开明大戏院也邀请区别于海派的“京朝派”名角,1933年1月,梅兰芳、马连良、金少山等名家齐聚苏州开明大戏院义演三天,剧目有《霸王别姬》《苏三起解》《法门寺》等,轰动一时。
随着京剧的强势进入,近代苏州的许多昆曲职业戏班开始兼演京剧和其他地方戏。如洪翠堂二十世纪20年代初逐渐成为京剧班。富贵堂也延请京剧名师教唱京剧,后来除了《上寿》《赐福》等传统开场戏唱昆曲外,其余都唱京剧。在苏州的职业京班中,要数汪金寿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办的荣和堂影响最大,该班能演的剧目达一百余出。此外还有很多草台京班,如苏州田记大舞台、张记大舞台等,不少业余京剧社也纷纷成立,如常熟的中音俱乐部(1921—1937)、苏州苏声社(1932—1948)、吴江舜湖逸社(1932—1976),这些业余京剧社和职业京班一起为京剧在苏州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近代苏州剧坛上开始出现文明戏(早期话剧)的身影。1911年11月,苏州籍的文明戏演员徐半梅率“社会教育团”,陆镜若率“春柳社”来到苏州演出。第二年苏州成立了“苏州新剧同志会”,1917年1月又成立了“新市新剧社”“苏州民兴社”。文明戏对传播新思想有较大贡献,但文明戏没有规范的剧本,艺术上较为粗糙,因此很快就衰落了。《申报》曾刊登过《吴门新剧之变更》指出,苏州民兴新剧社,已自买地产,翻建京戏式之新舞台,改习京剧。文明戏在苏州衰落后,演员一方面改演京剧,一方面改演滑稽戏,真正的话剧始终没有在苏州发展起来。其主要原因可能要归于近代以来苏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比较缓慢,加上苏州的深厚传统戏曲文化,没有形成稳定的话剧市场。
一些演员继承了文明戏中的滑稽行当,运用吴方言演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滑稽戏。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提到:“文明戏里边的滑稽角色,有些真是即兴喜剧非常好的演员。当初每天必有一出滑稽小戏在正戏之前。”滑稽戏主要流行于上海、苏州、无锡等地。1927年7月,人称“滑稽大王”的陆啸悟创办的新新团,在苏州遂园演出《钱笃笤求雨》,成为苏州最早的大本滑稽戏,影响深远。后来滑稽戏剧目增至千余个,如有从文明戏移植过来的《济公》《方卿见姑娘》,有取材外国戏剧的《借债割肉》(即《威尼斯商人》)、《礼拜堂婚变》,有取材于京剧、昆剧等剧目的《包公》《玉堂春》,有取材于苏州评弹的《珍珠塔》《双珠凤》,还有新编剧目如《火烧豆腐店》《瞎子借雨伞》等。
再次是滩簧戏在苏州的迅猛发展。滩簧又称花鼓滩簧,清代中叶已盛行于长江中下游,曲调主要吸收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民间山歌、小曲、时调等,属于真正的民间文艺,但被上层统治者所轻视,屡遭禁唱。随着近代统治日益松弛,滩簧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滩簧在苏州的发展影响有二,一是苏剧的形成和壮大,二是锡剧(时称“苏锡文戏”)的广泛传播。苏剧源自苏滩,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在发展中吸收了昆剧、花鼓滩簧等艺术形式,既通俗又有品位。苏剧中现有《花魁记》《西厢记》《牡丹亭》《琵琶记》等五十余种,都是改编自昆剧剧目。锡剧起源于常州、无锡农村,原称“常州滩簧”“无锡滩簧”,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京剧、昆剧、苏州文书以及弹词等艺术,形成了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戏剧形式,比京剧、昆剧更符合苏南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民国二年(1913)著名锡滩艺人袁仁仪曾在苏州玄妙观演唱,民国十四年(1925)苏州文书艺人王宝庆和锡滩艺人邢长发开始以“苏锡文戏”之名合班演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锡文戏在苏州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滩簧艺人杨云祥创建了苏锡文戏专业戏院—北局戏院,并成立了“苏锡文戏研究会”,戏院数目达到九个,戏班有十四个。苏锡文戏的常演剧目多从苏州弹词中来,如《珍珠塔》《双珠凤》《三笑》等,有些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如《梁祝》《包公案》《孟姜女》等,还有新编的如《啼笑因缘》等,反映了新兴剧种新颖活泼、古今兼收的优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