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近人情处感人深

——谈沈湘渠潮剧《无意神医》的艺术性

每回到公园散步,我总会听到这么的一句话:“儿媳虽孝顺,不及夫妻情。”你可知道么?这句名言就出自沈湘渠创作的潮剧《无意神医》。这是剧中,太后心衷里的话,因为切合人性,所以打动着不少观众的心,成为“名言”。好的文学艺术,她是近人情谙物理的,并不流于说教,而是入情入理,让人们在人情人性上,去体会人生的意义。

作为流传几百年,已经深入人心的潮剧,她之所以在潮汕城乡,在海内外广受人们欢迎,并不仅仅是她美丽而迷人的艺术,更是她的贴近人情物理,体现人性的光辉。在众多的潮剧经典剧目中,沈湘渠改编创作的《无意神医》,应该说正是此中的佼佼者。此剧排演后,在上海演出时,惊动了上海滩,获得上海白玉兰奖;在海内外演出时,也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可见其成功。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不好,或者没有好的剧本,一切都如镜花水月。《无意神医》的成功,正得益于剧本的成功。我以为,未来潮剧的发展,关键还是剧本的创作,和剧本创作的质量。当然,目前说潮剧不景气,是言过其实的,城乡的火热的演出,就是不辩的证明。不过,从此就高枕无忧吗?其中可也潜伏着危机的。比如,更多的潮剧界有识之士,就都为当下剧本创作的匮乏而忧心忡忡。作为一个关注潮剧的人,笔者想借着对沈湘渠《无意神医》艺术性的探索,也谈些意见,希望对潮剧剧本的创作,对潮剧的发展,有所帮助。

妙笔改来潮韵生

潮剧《无意神医》,是沈湘渠由川剧《太后改嫁》改编而来的。改编,也称移植,在戏剧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的人有点轻视,这是不在此中者的误解。其实,要改编得好,并不容易。比如,是点铁成金,还是点金成铁,此中就大大不同了。好的改编就是一种完全崭新意义的创作,不但要符合潮剧的戏剧规律,符合潮剧的审美要求,也要符合潮剧的欣赏习惯,总之她改编之后要姓潮。

这里,我们发现沈湘渠的艺术匠心。潮剧的丑角表演是很有特色的行当,沈湘渠在改编中,有意识地加大了这方面的份量,甚至大胆地让潮丑担纲成为主角。别小看了他的这一安排,仿佛四两拨千钧,不得了哦,一着而满盘皆活,潮丑浑身是戏,正是潮剧艺术最动人的魅力,结果如何?当潮剧名丑方展荣一上舞台,立即满台生辉。

这当然不是为方展荣量身定制的,不过,她却为潮丑的生动与精彩的表演,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每一个优秀的潮剧丑角,在这里都能获得极大的自由,有着无限的可能,都能够找到他的艺术的感觉,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好剧本。我们在舞台上,尤其高兴地看到,方展荣的十分出色的表演。好像是与剧本的精彩相得益彰的,方展荣把潮丑的各个门类的表演糅合起来,他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以跨行当的绝技,出神入化的表演,极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是演活了张无意这个人物。

张无意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潮剧从来没有过的人物,可以说他诞生于方展荣的精彩表演,但更可以说是诞生于沈湘渠的生花妙笔。

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欣赏《无意神医》,固然被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但最主要的,还是为她的思想性所打动。这是一出什么戏呢?她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内涵呢?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哪些思想陈腐的剧目了,那散发着酸腐的臭味的“老爷戏”,多么令人讨厌。而《无意神医》所带给我们的却是一股新鲜的艺术气息。她是那么活泼,那么充满生机。她所表达的人情与人性的观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现代人的生活气息,因此,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能够赢得观众内心世界的共鸣。

为什么我们的戏曲,有不少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不是别的原因,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的戏剧没有能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同他们距离太远了,又怎么可以打动他们的心?古人也不是超人,人性是永恒的存在,是亘古不变的。优秀的剧作家,首先是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创作,其实是化身于剧中的人物,也与他们一道经历着感情的折磨。他必得是人情练达者,让感情烘烤得那么灼痛,生死死生几度轮回,这才能够将笔去贴近人物。

优秀的创作者,都多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许之,故也善写情。沈湘渠正是如此。他的笔穿透了重重帷幕,穿透了礼教的枷锁,直达人物的心扉,即使贵为太后,也还原了人物的本性,让这样的显赫人物,也春心漾动。这是多么了得的一种窥破,正因了这一窥破,整台戏倒因此都活了,春光明媚,春色无边,为戏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精彩。

无中生有谐趣添

优秀的改编,正如上面所说的,是一种再创造。拘泥于原作,亦步亦趋,与萧规曹随,都是放不开手脚的笨伯。沈湘渠改编的《无意神医》,却是借此剥壳,不为所拘,自我发挥,终至于为我所用,成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创作。通常上,我们所见的改编,有用添加法的,也有用削减法的。添加或削减,不存在优与劣,一切都视具体之需要。沈湘渠此作,明显是用一种添加之法,却是添加得很妙。为什么妙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其一,是他添加了不少丑戏,这是为适应于潮剧表演的需要,所作出的刻意的改动,如此一来,丑角的戏份增加了,就为潮丑的表演安排了一个出色展示的空间。我们看舞台上方展荣先生得其所哉的表演,会因此而惊喜,却不知正是沈湘渠苦心经营里的独特匠心。其二,是他无中生有的加上了一场戏,即牵丝诊脉的戏。这场戏加得好!这既符合封建时代宫禁之防的现实,是合情合理的,又为戏的进一步演绎,增加了更多的妙趣。在戏里,方展荣先生巧妙地借此生出了不少戏来,在夸张里处处谐趣横生,喜剧的效果相当突出,于是,不但令观众充分的领略了潮丑的艺术魅力,也确保了此戏的成功。

戏剧是综合艺术,一部优秀的潮剧,是需要多方面的完美配合的,编剧、导演、演员、作曲、灯光、舞美等等,但一个优秀的剧本,则是整台戏的基础,好的剧本是戏的灵魂,而剧作家就更是戏之魂,优秀的剧作家决定着戏的成败。沈湘渠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