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寡人龙位里用目觑,殿角下跪的是郭子仪……”悠扬婉转的河北梆子唱腔在程何庄社区文化大院里传出,32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在这个大院里排演10余出折子戏,忙时扛着锄头下地,闲时粉墨登场唱戏,如今,程何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成了深受百姓喜爱的“大剧团”,一出出好戏接连上映,每逢演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接邻河北>>小村庄代代传唱河北梆子
程何庄村是德州市德城区的一个远郊村,坐落于古运河畔,与河北接邻,这里常年活跃着一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庄户剧团——程何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他们隔三差五上演一出戏,字正腔圆的唱腔深受当地农民喜爱,吸引了方圆几里的村民前来观看。
据程何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团长孙淑静介绍,在程何庄当地的历史中,传唱河北梆子自古有之,古时河北商人来此做生意,或者两地婚丧嫁娶,对河北梆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目前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有模有样地哼几句调子,讲几出台戏。
目前,程何庄村仍有几位80多岁高龄的老艺人,为演员们讲戏,孙淑静表示,正是有了老一辈艺人奠定的戏曲基础,新一辈演员们才能如鱼得水,将这一份文化传承下去。“我们曾组织过行当齐全、角色完备的业余剧团到河北沧州、衡水和德州三地交界的周边村庄,进行专场演出,当地观众都十分喜爱。”孙淑静说,这段演出经历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成立剧团>>为提高演技请名师兴“梆”
鉴于河北梆子在当地发展得如火如荼,2007年9月,程何庄村“两委”决定组建程何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成立之初,便吸引了广大村民踊跃报名。经过层层面试,选拔了32村民分别学习生、旦、净、丑四行当,演员中年龄最大的已过七旬,最年轻的仅44岁。
程何庄河北梆子业余剧团迈出了第一步,但许多问题也紧跟而来,这些演员并没有戏曲功底,大部分仅是河北梆子的“发烧友”。村支部书记商春慧说:“办就办成一流的庄户剧团,不能小打小闹,如果水平不高,即使自娱自乐也不会长久。”
下定决心,商春慧踏上了寻名师兴“梆”的道路,几经打听,得知原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担任业务团长多年,演出技巧精湛的著名演员李文通老师退休在德州市,他多次登门拜访,聘请李老师担任剧团的指导老师,目前,李文通每周二、四、六晚上准时到村里指导排练。
孙淑静说:“以前老人传承下来的都是‘老调子’,没有新意,有点生硬,李老师交给我们‘新唱腔’,一个字一个字地改编,梆子唱起来比以前更加婉转。”
2008年3月,第一出戏《大登殿》先后在德州市中心广场、彩虹剧院、二屯镇文化活动中心、二屯镇敬老院和周边村庄演出,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急需解决>>传承路上遭遇三块“绊脚石”
经过7年的发展壮大,剧团逐渐走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能完整演出《武家坡》、《打金枝》、《大登殿》、《辕门斩子》等10余出折子戏,累计演出50余场次,观众达2万多人次,调动起当地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但是,与此同时,河北梆子在程何庄的继承与发展尚存在三大问题急需解决。
首先是剧团资金不足,“成立剧团就要真金白银去投入,不能让老百姓自掏腰包。”商春慧表示,区文化新局与二屯镇政府、省委宣传部、区财政都十分支持剧团发展,多次出资资助,但剧团的长期发展仍举步维艰。
此外,剧团发展人才断档,后续发展遇到困境,孙淑静说:“年轻人对河北梆子不感兴趣,没有学艺接班的愿望,对于每个家庭的劳动主力来说,每天抽出时间、精力去学习戏曲也不太现实。”
另一件摆在剧团面前的大事就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孙淑静说:“我们对于戏曲的热情是有的,村里不少家庭都是夫妻齐上场,丈夫打鼓,妻子唱戏,但是没有专业指导,我们也担心未来会把戏路走偏,唱不出河北梆子的原汁原味。”
对此,村委会经行多次讨论,希望剧团下一步采取“请进来”“结对子”等方式转变开拓新阵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