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岩民间文艺“龙岩采茶灯”,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传于龙岩新罗区的著名民间歌舞。据传,280年前,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自广东传入曲调,当地民间艺人从茶山劳动中提炼舞蹈语汇,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了歌舞、说唱、饶平吹及民间小戏等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工、提炼而成,从歌舞到服装都保留了中原遗风。
每逢春节、元宵及各种民俗活动时,龙岩人都会表演《采茶灯》。在筹备阶段,先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头家”牵头设“灯馆”,选择活泼男童,由几名“小头家”照料,请师传授《采茶灯》技艺。开馆之际,还杀猪宰羊喝鸡血酒,祭拜戏神——田公大元帅,然后发给古装服饰,男扮女装,即可登场演出。
旧时演《采茶灯》,先要用写有“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爷大元帅之神位”的红布制成神位,两侧挂对联“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并摆设顺风耳、鼓板先师、声音童子、金花银花小姐等牌位,杀猪、羊、鸡、鸭等祭祀,然后演出开始。演出人员由茶公、茶婆和采茶姑8-10人、武小生、男小丑等组成。早期这些均由男性扮演。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场,向观众三鞠躬,用方言说些诙谐的吉利话开场。茶公、茶婆俗称“师傅”,实际上是歌舞的领队和指挥。他们能随机应变,用土语脱口说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贴切的顺口溜,插科打诨、妙语连珠、风趣幽默,贯穿整个表演过程,以逗乐观众、博取掌声,活跃现场气氛。这些顺口溜,有的是事先想好了腹稿,到了某地再随机应变,见景套词,妙趣横生,最受观众喜爱。紧接着《采茶灯》表演开始。茶公、茶婆在“的笃鼓”的引导下,带领茶女进行不同形式的穿花,表演登盘山小路、上坡下坡、过独木桥等,接着采茶,“正采”、“倒采”,然后随着音乐到了后山,“采茶灯”表演结束。紧接着茶公、茶婆表演《补缸》、《卖花线》、《大小争风》等民间小戏和《打花鼓》。然后开始舞龙、舞狮、打龙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采茶灯》的基本舞步称为“采茶步”,身体挺拔,步法轻盈。队形的穿插变化有几十种花式,如表现盘山、越岭、涉水时用“篱笆花”、“水波浪”、“剪刀股”、“双水圈花”、“绕三柱”等,以身姿和扇子、花篮动作,表现盘山曲径、上山下岭、涉水踏石、过独木桥、进山门、避草丛、过渡船、折回山路采茶等情景。后来,他们把表演动作归纳为:上园花、八字扇、扭身步、肩扇双云步、肩园花跳步、笔扇步、前点斜点扇步、八字扇步、腰抖扇步、托灯举扇步、莲花八字扇、云步八字扇、翻身扑蝶、左右赶蝶、捉蝶、蝶绕花、划船步、整装等数十种。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对《采茶灯》进行了改造,剔除了说唱、戏曲成分,成为纯粹的歌舞。男童改为少女,头饰变为生机盎然的绢花,发髻梳成长辫,胸戴围裙,一手执扇,一手提篮,突出了采茶姑娘的健美身材和青春活力。初期还保留茶公、茶婆角色。但茶婆还要身兼舞蝶,或单手执蝶,或双手舞双蝶,左右开弓、前俯后仰,以引茶姑扑蝶,妙趣横生。后来又以茶童替代茶婆舞蝶。十几个采茶姑娘在大姐、二姐带领下,踩着舞步向茶山行进,时而“正采”,时而“倒采”,把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1952年,《采茶灯》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文艺会演”获奖后,由温七九传授,晋江地区文工团、省民间歌舞团等专业团体改编、加工,改名《采茶扑蝶》,赴捷克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银奖;上世纪80年代,曾在解放初期和温七九一起对《采茶灯》进行改造的章翠英,先后赴台湾和马来西亚传授《采茶灯》,使《采茶灯》在台湾和马来西亚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歌舞。
与时俱进的变异,是民间文艺的重要特色。《采茶灯》从未停止过与时俱进的变异。如今,除一般《采茶灯》外,还出现老年《采茶灯》、少儿《采茶灯》、乘船去的《采茶灯》、乘车去的《采茶灯》、古装《采茶灯》、短裙《采茶灯》、摇滚《采茶灯》、六人《采茶灯》、万人《采茶灯》,甚至只有茶公、茶婆的《茶公茶婆》舞等。《采茶灯》成了一种舞蹈系列。
由于“采茶灯”扎根民间,贴近生活,特色浓郁,与群众祈求吉祥如意的民俗紧密结合,有广阔的市场,也为它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闽西“非遗”项目中,传承保护得最好的之一。2005年10月,“龙岩采茶灯”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遗”名录,2009年规模空前的万人《采茶灯》被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新罗区也因为《采茶灯》而在2011年11月被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龙岩文化部门开展将《龙岩采茶灯》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几经努力,近日终为文化部评审通过,为《龙岩采茶灯》开辟了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