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梨园世家走出来的甬剧小生
苏醒男 27岁 市甬剧团演员
初见苏醒,高大、阳光、帅气,一身鲜艳的运动服,一头微卷的莫西干发型,很难让人把这个朝气蓬勃的大男孩与传统戏曲扯上关系。但苏醒的确是一位优秀的甬剧演员,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宁波市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中,他凭借一折《珍珠塔·跌雪》,以全场最高分摘得第一名。
苏醒出生于象山石浦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是京剧演员,母亲是越剧演员,爷爷拉京胡。从小在戏曲的咿咿呀呀声中耳濡目染,6岁时苏醒就能跟着爷爷和一 众票友一板一眼地唱戏了。“也因为家庭环境的缘故,从事戏曲这一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具体唱什么戏,倒是有一点曲折。”苏醒说。
原本想子承父业,入京剧行,但父母觉得学京剧太苦,南方又少有专业院团。于是在越剧和甬剧间,苏醒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当甬剧小生更阳刚一些”。 虽然当时以专业成绩第一考入宁波市文艺学校甬剧班,但学习的头两年,苏醒一直在和甬剧“闹别扭”。“我有一些从小打下的京剧底子,甬剧却从没听过。一接触 才发现甬剧与京剧有很大不同。京剧多开口音,落板上收,唱起来高亢激昂,但甬剧多闭口音,落板向下,头一次听感觉透着一股子土气。后来又遇上变声期,唱得 连自己都听不下去了。”然而父亲并不这么看,“他告诉我每个剧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况且戏曲需要发扬和传承,这是年轻人的责任。一切等你学好了再说。”苏 醒坦言,正是父亲的鼓励,才让他在迷惘中不曾放弃。
如果说,京剧的美妙在于对流派的继承,对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精益求精,“那么甬剧的魅力则在于能让演员过足戏瘾”。苏醒说:“京剧演员往往认定了 一个行当就不再改变,譬如唱老生的从娃娃起就唱老生。但甬剧没有如此严格的划分,扮演的角色可以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青春版《半把剪刀》和《典妻》 里,苏醒就分别饰演了“曹锦棠”和“老秀才”,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讲求的是对角色内心的塑造。
2008年,苏醒在父亲的提议下,自费到中国戏曲学院表演导演研究生进修班学习,这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首先是视野开阔了。传统戏曲要发展,因循 守旧不行。”苏醒说,在北京学习的那段时间,看了很多戏,在各种实验剧场、黑匣子剧场,他看到了各种先锋时尚的川剧、京剧、婺剧。“为了传承戏曲,许多剧 种开始打破壁垒,互相学习,互取精华。譬如,我们甬剧团的《风雨祠堂》便是根据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名著《老妇还乡》改编,是甬剧采用国外名著进行剧本改编 的首次尝试。”另外,让他在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中一举夺魁的《珍珠塔·跌雪》,也源自锡剧名段,是重新配上甬剧唱腔表演的。
苏醒说自己是个要强的人,两年前在市甬剧团建团60周年的庆典上,他正式拜在甬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杨柳汀老师门下,成为亲传弟子。“师傅说,戏曲演员是个清贫的行当,但我不后悔。师傅还说,演员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所以我不断地参加比赛,参加演出,锻炼自己。”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