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散板与摇板的区别?详解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关于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之区别,蒋莘老师是这样说的:[散板]和[摇板]是京剧唱腔中的两种板式,这两种板式首先在节奏上就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开唱前的板鼓“开头”,还是唱腔的起首“过门”,均有本质的不同。[散板]唱腔中的旋律及节奏是以‘松动,自由,弹性”为特点,前辈们形象地称之为“猴皮筋儿”,意思是能“伸”能“缩”及较“随意性”,也是较“灵活”的。而[摇板]唱腔中的旋律及节奏与[散板]就截然不同了,[摇板]唱腔中的旋律一向以“行云流水”的形式为风格,节奏是以“圆华顺畅”为特点,前辈们俗称“直板儿量”,还将[摇板]的节奏非常形象地比作为“摇橹”。它的节奏是以固定节奏形式为基础,丝毫不能晃动,琴师在演奏[摇板]时是最有感触的,也是较敏感的,否则“弓头”与鼓师所演奏的(板)节奏就不“合槽”了。
张再峰在《京胡大教本》中是这样说的:在京剧中早先是把今天的“摇板”称之为“散板”,而把今天的“散板”称之为“摇板”,我们在参阅原来的文选、谱例时,应加以注意和区别。
摇板的主要特征是:鼓佬挎板单键击鼓指挥。其板(节拍)与唱腔是两种节拍,它是以散唱加1/4节拍而成,即唱腔节奏是散拍子,演唱者酌情自由处理,而伴奏则是一拍子,即散唱紧拉。摇板一般不用小节线。每拍可无定次反复,但这种反复的范围一般在2-6拍。它的唱腔旋律一般以四分音符记谱,而过门则用八分音符记谱,故过门的速度比唱腔的速度显得有快一倍之感。(但实际上击板的速度并未快一倍),所以有“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一说。
在演奏摇板时,起首过门与唱腔中过门的第一拍都要用上弓演奏,西皮摇板大过门无定次反复,至开唱随腔。演员可在胡琴的上弓或下弓开唱。
在伴奏摇板时,每句唱腔的最后一个音,须调整为下弓,且须作小停顿,这样才便于后面过门的第一个音用上弓,散唱时例外。唱腔中有唱词的音都应在每拍的重音上,用上弓演奏(两个字以上紧接的唱词例外)。为了便于按指换弦,在不影响弓序和节奏的情况下,伴腔时可以只拉骨干音,每首曲调的结尾收束都要在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