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那次去郏县冢王街是在周五下午,大槐树下已经摆好扩音设备,有人“咿咿啊啊”地调试效果,留守在村庄的人收拾好屋里屋外,关上门,搬凳子抱孩子朝这边涌来,脸上扑着农闲时的悠然。一辆老年三轮车上坐了四个老人,司机位置上是七十多岁的司机,后头坐着老伴儿和九十多岁的岳父岳母,熟识的人开玩笑说:“瞅瞅,人家姊妹四个多带劲儿!”,一看,果然个个面色红润,板正矍铄。泥土里出来的人,闲不住,永远多姿且多彩。

“古村落里唱曲剧,大槐树下听戏人”,一把弦子一面锣,咋看咋像老电影里的情节,仿佛记忆里重生的场景,徐徐铺展开来。唱的是《卷席筒》《三子争父》、《货郎下乡》、《李豁子离婚》、《寇准背靴》等原汁原味的曲剧,特别是一段《刘全哭妻》唱腔低沉哀怨,悲声渐起,那“刘全”只一声“刘全一阵阵泪如雨,珠泪滚滚滴湿衣,自从贤妻她死去,只哭得刘全我,疯疯癫癫昏迷迷……”唱罢,全场寂静无声,只有呜咽的微风撩动情感的门帘,唱者痴迷,听着动容,有几个老太太掀起衣角沾沾眼角,这个“刘全”质朴的独白也许唤起她们最初真切的情感,在生命的末梢,这情愫竟然未泯。

一曲唱罢,主持人拿起话筒咳嗽两声俏皮地说,开头苦,后头甜,这叫忆苦思甜,下一段来个励志的,是咱庄上的著名闺女王秀玲唱过的《游乡》唱段“担起挑子忽闪闪!”

再看时,已换上一位干净利落的大嫂轻快、婉转地唱:“担起挑子忽闪闪,走乡过店不清闲。三年前中学毕了业,供销社我当了售货员……”台下观众的面部表情变脸似得翻转过来,亲切喜悦,真像听自家的闺女演唱那般仔细认真。

身边的老王是村里的文化人,他自豪地对我说,咱庄是“曲剧窝儿”,王秀玲也真是咱庄的人,外号“九岁红”,三岁会唱戏,7岁上台演《蓝桥会》、《花庭会》,9岁挑大梁主演《七仙女》,震惊四方,一炮打响,29岁经她演的这出《游乡》拍成彩色电影,红遍全国。我本来是来看个热闹,听罢吃惊不小,真是没想到小小村子里竟然生长出这么一棵参天大树、曲剧大师来,不得了。在老王面前,我小学生一般谦卑起来。

原来河南曲剧发源于周边地区,具体说就发源于我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个老实巴交的村庄,我真是不敢相信。

曲剧旧时叫高台曲或“曲子戏”,由洛阳流传过来的民间歌舞踩高跷发展而来。相传清末的一天,村里的高跷社从外面表演回来,悄然听见河边传来声声小孩儿的啼哭声,婉转哀怨,悠扬缠绵,令人不忍,解下高跷过去一看,果然看见一个婴儿在地头咿呀吐声,襁褓里一张字条写有生辰八字,是个弃儿。高跷班子的人成了孩子的父母,田间地头,节气演出,都宝贝似地带在身边。孩子的哭声哀怨,笑声甜美,大人们听着舒坦,就模仿回应,一呼一应,情趣万端,慢慢成为一种曲子,诉说艰辛,念唱快乐,天长日久,最后舍去高跷,化妆扮相,堆土成台,演绎生活,成为村子动人的声音,许多年来,这种曲调袅袅不绝,先后走出了王忠燕、王朝军、王双甫、王庚辰等曲剧大家,呕心沥血,把这一乡村小戏带往外地、外省,其中王秀玲是冢王街血脉里最重要的因子,是村庄质朴的声音。

如今,许多天过去,我依旧惦念着冢王街,那些从泥土里抱回来的曲调竟如此缠绵多情,以至于让一个城里人深夜起来,打开灯盏,为它献上这些不成敬意的文字。凌晨两点,风从冢王街的方向吹来,凉爽,无眠。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