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习是专业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生活在多声部的现代音乐中、又长期局域于单声织体传统中的中国专业音乐学习和工作者来说,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技术,和声学习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随便找几个基督教文化背景中的人(甚或黑人)在一起,必定会随口合作出多声部的重唱、合唱;而几十个中国人在一起做没有分谱的演奏,却一定是加了花的单声部齐奏(或被称为是“装饰复调”、“支声复调”奏法)。不能不承认,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差别,我们天然存在在多声部音乐的听觉、接受和理念上的弱势。观照和声学习对象的这种性质、特点和具体状况,我们在和声教学中应该在宏观上把握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原则:阶段性、指向性和特殊的学科理念,如实地铺展教学,获取应有的效果。
阶段性:初级和声、高级和声和现代和声
我们不得不把和声教学区别为不同的阶段,而不能笼而统之地在一个锅子里煮。初级和声可以基本确定为“调内和声”,高级和声为“调间和声”[2],现代和声则是指功能和声以外的20世纪和声。看起来三个阶段有高低、远近、深浅和繁简之分,对于学习者来说却具有同等的深层意义。和声学习的不同目标层次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清醒认识和操控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程序。
在初级和声学习的一开始——大致上可以指属七和弦进入之前——就要打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十点:
1、 禁止所有声部中的平行五度、八度进行;
2、小调要用升高VII级带导音的和声小调[3];
3、避免非终止式中的外声部反向五度、八度进行;
4、避免外声部隐伏五度、八度进行;
5、相邻声部间不可有交叉超越和超过八度的间距;
6、正确运用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不同的三音重复(及不可缺省)原则;
7、和声进行按照正常功能序进,不可逆向、不可“功能切分”;
8、避免四部同向;
9、避免对斜;
10、注意三和弦第二转位的功能转变。
其他有关功能和声的基本原则,和弦设置和功能安排规律,其中与开头、分句、半终止、终止的关系,和声与节奏、节拍韵律的关系,名实相符的功能性标记体系,以及和声写作程序(判别调性、分句、功能安排和标记、和弦设置、外声部写作、内声部填写)等都应该是在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