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晚上可以挣十块钱的诱惑,28岁的秦礼刚成为了一名皮影戏艺人。每年364天,躲在光与影背后用皮影做RAP秀。40年过去了,当年耍皮影的青年已经成为了名动天下的“皮影王”,而当年看他皮影戏的戏迷却已经成为了老头老太太。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是为了追逐皮影的光与影,但老街坊们到老秦的老戏馆,是为了老友相聚看老戏,这种几十年如一的老感觉。
每逢有美国大片上演,湖北省云梦县小小的电影院就被年青人挤得水泄不通。云梦年青人绝对想不到,在云梦同样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还有一家名为“梦泽皮影戏馆”的老戏馆。每天,戏迷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儿,只因“百戏之祖”皮影之魅。
皮影艺人秦礼刚没告诉我他皮影馆的地址,他很自信地说他和他的梦泽皮影戏馆云梦人都知道。我连问了司机、小贩和路人甲乙丙丁,却无人知晓。找不到皮影馆,又怕给老人家打电话怕伤了他自尊,我站在小城的十字路口不知如何是好。直到一位骑着电三轮的老年人把车在我旁边缓缓停下,用晦涩难懂的方言示示意我和摄影师坐上他的三轮车——他正要去皮影戏馆看老秦演戏,我们搭上了他的便车。
老人家的三轮车在小城中穿城过巷,在一条偏僻的街巷里停下。这儿是云梦县城关镇95号,是秦礼刚的梦泽皮影戏馆所在地,也是云梦老年人心中的圣地。
老人老友老戏馆
上午十点半,梦泽皮影戏馆门口就停满了各式“豪车”——老头老太太们骑着自行车、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从小城的各个各落赶过来。小黑板上用粉笔字写着几个大字——今日皮影《三侠八俊十二雄之逼死皇帝》。
“看来今天又好戏看了!”老年人自言自语地走进皮影戏馆。这所谓的皮影戏馆,其实就是秦礼刚家的堂屋。一百平米见方的大堂内,放了三组长凳,每组则由七条长凳组成。每条长凳上都坐了少则两三个,多则六七个老人。皮影还没开演,老人们或围在一起打长牌,或趴在凳靠背上打盹,更多的人端着茶杯望着堂屋正中央的那块白色的幕布发呆。
秦礼刚的皮影馆选择在中午开演,是因为旧时皮影戏是服务于乡村的戏曲。以往,每逢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各戏班子就会被请到各个地方表演。城里大户人家,会请昆曲、京戏班;村里人穷,请不起这些大戏班,那就请皮影戏。一个演唱,一个配乐。两人把家伙往货架中一放,就可以走村串巷了。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量农民从乡村出走到城市务工,皮影戏在农村的观众大量流失,秦礼刚和他的皮影戏不得不跟着“进城”。
到工厂务工的乡亲们一般在十一半到两点半之间休息。秦礼刚的皮影戏班就乘观众吃午饭的间,在工厂边找个空地撑一块白布,皮影戏就开演。这时,工人师傅们就端着饭菜开始看戏了。秦礼刚就是凭借自己在工人午间休息挣得的票房,于1984年在云梦县城城盖起了这一栋二层洋楼。从此,“梦泽皮影戏馆”就结束了在田间和工厂间的流窜生涯安定了下来。
三十年这去了,当年进城的农村工已经不工作了,但是皮影戏表的时间一直维持在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两点半这“午休”点;皮影戏的票价也一直保持在二元一场。秦礼刚虽然对自己的皮影戏有足够的自信,但他也知道,很多戏迷来这里并不仅仅是为了皮影——当年这些人年轻时从农村赶到云梦县城务工,如今他们的子女又从云梦县散到全国各地。老人呆在空巢中索然无味,不如就到皮影戏馆,会会老友,看看皮影,打打牌。
馒头茶水皮影混搭午餐
秦礼刚面前摆着一本做满了各式记号的笔记本,这便是今天上演的剧目的剧本。戏剧已经开场了半个小时,但那只摊开的笔记本也未曾翻动一下。秦礼刚基本上是脱稿表演,短则十来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才瞟一下笔记本。因为笔记本上只有一个故事大纲,怎么唱得由自己发挥。每一场演出,秦礼刚都集编剧、导演、演员为一体。所有的表演都是即兴的,只有突然大脑短路时,他才会瞟一下笔记本。然后又继续边唱边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是位65岁的老人,这完全是黑人乐队中唱RAP的明星。
虽然皮影艺人自古便是最低贱的行业“伶人”中的末流,但皮影戏开禁后,秦礼刚却头也不回的扎进了这些傀儡之中。“那时我是生产队里的壮劳力,做一天活拿10分工,挣3毛钱,但我晚上在打谷场上演一场皮影却可以赚10块钱!所以当是在我们云梦农村,学皮影是一件时髦的事情,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梦想着做歌星!”而秦礼刚之所以能从那些怀揣着“皮影梦”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自己“学女人像女人,学孩童像孩童”的嗓音。
已经是午饭时间,但秦礼刚似乎没有让皮影们休息的打算。剧场里的戏迷们也没有一人离去。反而有不少背着泡沫箱卖糕点、馒头的小贩光临。乡亲们把自己的午餐搬到了秦家戏馆。
秦礼刚的皮影戏,内容多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传统文学作品。但是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即兴加演义。秦礼刚的皮影剧目有两百多种,每一种剧目又有若干出。所以,秦礼刚的皮影戏能连演五年,每天演364天而不重样。即使是铁杆的戏迷,也不知道秦礼刚的葫芦里唱的什么戏。
看不懂秦礼刚皮影唱什么戏的,还有皮影专家。
在二楼秦礼刚的皮影制作工作室内,秦礼刚从墙壁上的绳索上取下了一只皮影。这皮影是红脸、长须、丹凤眼的关二爷。眼前的影人,脸上的情态表演都栩栩如生,身上的衣服线条和造型有京剧神韵。但是……这影人摸起来完全没有皮质的肌理——皮影影人是用风干的驴皮制成,因而得“皮影”之名。但是秦礼刚的皮影视演员都是塑料。
“为什么做皮影的材料一定得是驴皮的呢?古人用驴皮,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材料了。如今的云梦县已经没有人养驴,驴皮已经一皮难求了。如果去北方采购驴友,成本巨大。更重要的是用驴皮制作的影人‘不听话’,太湿会腐烂,太干又驴皮就会起皱翘起。而且驴皮太厚,不透光。观众视觉体验也不好。”提起皮影的材质,秦礼刚有点义愤填膺。因为,秦礼刚对皮影材质的革新,虽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是却让秦礼刚被专家质疑。因而在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时没有被通过。直到2013年,秦礼刚专门做出了几套驴皮皮影,这“皮影王”才通过专家审核,成为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下午三点半,秦礼刚才吃完午饭。趁着光线还亮,秦礼刚拿出一张塑料板和若干纸片赶工制作皮影影人。他先在纸片上用铅笔画出了两个人物造型,一个是一位穿着制服的交警。一位是头戴凤冠的孙大圣。
改用塑料做皮影材质后,不仅成本降低,也让工序加快,很快,孙大圣和交警就跃然“塑料”上。孙大圣和交警,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是秦礼刚的新剧目中的主人公:孙悟空在五行山压了五百年,唐僧没来救他取西经。又过了几百年,开发商带着挖掘机把五行山夷平了。孙悟空回到花刚山,却发现这儿成为景区了,景区门口塞车了。于是故事全新造型和内容的皮影故事就开始演义了……
这样大胆出位的故事云梦县的这些老戏迷能接受吗?秦礼刚也心存疑问。但不接受也得试试吧。因为毕竟靠皮影戏馆每天三百元的票房,云梦皮影是传不下去的。
秦礼刚有三个子女,但人生轨迹都与皮影无关。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皮影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不到皮影的未来。有一天,正在后场表演的秦礼刚猛一回头,发现两岁半的孙子秦朗正学着自己的样子拿着皮影在墙上比画,这让秦礼刚大为惊喜。从此开始有意识向孙子传艺。2005年唐山国际皮影上,4岁的秦朗双手持四皮影表演《孙悟空大战牛魔王》轰动全场。
秦礼刚尊重孙子的选择,如果他成年后选择与皮影无关,他不会干涉;但如果他将来选择皮影,自己的皮影戏馆就必须撑到孙子入行的那一天都有戏。不仅仅是有吸引那些老戏迷的老戏,还得有抓住年轻人眼球的新皮影。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