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朋友发了名丑方展荣最近说的一句话给我看。方老师说:“潮剧传承和发展之路是艰难的,因为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有点晚了。一般来说,濒临失传的东西我们才会强调必须要‘传承’!”确实是这样,这也是在汕头都市报的《小生看戏》专栏结束三个月之后,再次提笔,在《汕头电视周报》开设《口述传承》专栏的初衷。近些年,看到了越来越多“人走艺走”的情况,听到了越来越多“潮剧(表演)不潮”的评论。近些年,“传承”这两个字,也成了潮剧曝光率最高的两个字。
记得10几年前在办《小生有礼》网站的时候,为了搜集资料,走访了很多老艺人,听他们说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艺术。在名角林明才那里,听到了他讲述为什么他本来的声音非常好,在演电影《王茂生进酒》的时候,偏偏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用“双拗”声(实声低8度)来演唱,还有演《芦林会》,秀才姜诗的扇子,为什么展开的时候最多就是展开到7分,种种的讲究,都是为了切合人物。在名丑蔡锦坤那里,听到了老人讲述潮剧项衫丑极为苛刻的讲究,老人也不留情面地批评当时潮剧舞台上项衫丑的各种随意性。在老丑柯立正那里,听到了老人讲述他年轻时,老师父教他演小生、老生的往事,提及了不少老人颇为得意的表演技艺。遗憾的是,早期没有意识到这些口述材料的价值,没有录音和记录,这些老艺人口中的往事和艺术,只剩下极为零散的印象,留存在记忆当中。香港的著名女小生陈楚蕙几次来汕头演出,都有晤面,可惜相见匆匆,没能细谈,随着她的过早仙去,再无弥补的机会了。这些遗憾,回想起来,着实不少。
所以,2014年伊始,一念既起,立即行动。确定了方式,就是记录口述,忠实整理;确定了内容,就是紧紧围绕潮剧行当的表演和传承;确定了初步的人选,就是各个行当有代表性演员,以及幕后搞研究创作的先生们。
确定模式之后,就开始分行当逐个跑老艺人。首先跑的是小生行当。第一个是跑的是快接近90岁的李钦裕,老人是潮剧古老剧目《蔡伯喈认像》的唯一传人,前些年独自传承了该戏,还与姚璇秋一道,传承了《扫窗会》。2014年春节前去找老人,老人精神还尚矍铄,思维清晰,表达清楚,春节后就听说老人卧床了,赶去看望的时候,已经是表达不清,送去的口述整理稿已经无法过目。征得老人同意,口述文章第二周马上发表,报纸送到老人床榻,老人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一定要全部看完才走。老人的家人说,那段时间报纸一直放在老人床头,精神好就拿起来看,其实是看不清楚的,还是照样要看,报纸捏得皱巴巴的。上天眷顾,熬过这段辛苦之后,老人日渐康健,不久便恢复到能正常起居生活了。目睹了这个过程,更加坚定了做好《口述传承》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提醒自己,必须加快走访的速度。
老研究专家林淳钧老师说了,以前洪妙50多岁就给称为老艺人,现在姚璇秋们都80了,老到没人知道。整理可以逐步整理,走访先抓紧,时间不等人,赶紧记录下来再说。于是,到2014年年底,原计划既定的30几位走访对象基本跑得七七八八,小生行当的李钦裕、黄清城、叶清发、曾义藩、陈瑜、陈文炎、蔡植群,闺门旦和青衣行当的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朱楚珍、林玩贞、郑健英、林蕴育,衫裙旦的陈丽璇,花旦行当的翁妙辉、陈郁英都整理出来并见诸报端。
在走访的过程中,诸位名家的不同演艺经历、艺术见解和个性,都令人印象深刻。小生行当的黄清城老师,在老艺人中属于比较有文化的,口述起来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对他这一辈人来说,非常难得,他提出的首本戏很重要的观点,也与潮剧早期的演员培养模式和特点十分吻合。叶清发老师来自童伶,做过导演,对小生行当的博采众长另有一番体会。曾义藩老师本来是一个好戏胚,因为声音问题,年轻轻就转任老师,对潮剧小生行当整个表演教材的形成述说得十分清楚。还有长期在一线舞台的陈瑜、陈文炎和蔡植群,都讲述了自己丰富舞台阅历背后的行当表演体会。这些人的口述文字综合起来之后,潮剧小生行当的形成、特点、发展,就变得比较清晰了,对后人无论表演或者研究,都极有价值。
剧种代表人物姚璇秋一直就是不善言辞的,这次的口述,秋姨却令人颇为意外,不单表达流畅,观点也极其鲜明,说到帮声等问题,态度尤为坚定,给人的感觉,就是老人对潮剧的爱之深,盼之切。与姚璇秋齐名的范泽华,中年后转任教学和管理,口述起来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同样是观点鲜明,同样是热爱关心潮剧,但说起来有条不紊,大有说书人那种从容和引人入胜。更为难得的是,因为从事过教学,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泽华姨都说出了很多已经是上升到理论,带有规律和方法,能够供对照学习的内容。舞台长青树郑健英很“有趣”,和英姨私下非常熟悉了,但一开始请她口述的时候,却被她婉拒了,她说没什么可以谈的,我不依不饶,她才说,秋姨这批人之后,需要她再来吧。和英姨接触近20年了,知道英姨的心未老,她是有点有力无处使的感觉。后来再一次正儿八经找她,她果然一个“不”字都不说了,噼噼啪啪就只管口述。此外,认真本份的吴丽君,塑造人物颇有心得的朱楚珍,快人快语的林玩贞,对闺门旦研究极深的林蕴育,擅演衫裙旦的陈丽璇,拍过不少电影的翁妙辉,记忆和口才都很好的陈郁英,每一个人,都有她的特点、故事和艺术体会,庆幸的是,都记录整理下来了。
在这些名旦口中,我们知道了吴南生、林澜、卢吟词、郑一标这些领导和名师名导更有血有肉的故事,知道了不少当年潮剧界的大事盛事,知道了潮剧旦行表演的传统与发展,知道了潮剧闺门旦、青衣和花旦的表演特点,知道了最为细腻的闺门旦的表演诀窍,知道了姜牙指和兰花指的区别,知道了这一代演员表演上最讲究一切从人物出发,还有她们舞台生涯的种种体会。和生行一样,每一个人的口述可能都还比较局限,当这些人的口述汇总起来之后,潮剧旦行表演的各种脉络,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走访的时候,都是按照三个层次去提问,分别是简历和师承,表演心得和体会,行当认识和看法。但是作为口述者,老艺人们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说,有的条理好一些,有的条理差一些,有的能紧扣主题,有的说着说着,就自顾说自己觉得重要或者得意的事。这些都是各人的个性和特点,在整理的时候,仅仅是对讲述相同内容的合并一处,重复内容的予以删减,文字上稍加修缮,尽量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口述者的口述原貌和风格,最后再根据具体内容用小标题予以分割,方便阅读。所有文章发表前,都送口述者本人审阅。这是整理的原则和情况。
做口述传承之前,和潮剧院的蔡少铭院长沟通过,蔡院长十分支持,表示需要提供什么帮助,全力提供。负责电视周报《声色艺》专栏编撰工作的才女梁卫群也尽力协调出额外的版面,专门发表这批篇幅不小的口述文章,在审核稿件和剧照的时候,也静静的修正了不少错漏,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剧照。老艺人们对这事更是热心,林淳钧、谢素贞老师多次帮助提供采访题材,范泽华老师多次致电指出错漏之处。做口述传承,是本职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也真的极花时间和精力,但正是有了这些支持,《口述传承》才能在短短时间内,高效率走访,高速度整理,高频率发表。
下来还有花旦黄瑞英、刀马旦谢素贞没有整理,还有老生、丑行没有整理,还有一帮研究编创先生没有整理,新年起来,将会抓紧整理,这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有必要的工作。《汕头电视周报》为弘扬潮汕文化很到位地尽到了本土媒体的职责,新年,这个接力棒将交给《特区青年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潮剧的传承与发展,关注新一年的《口述传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