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戏里玉振乾坤大

曲中雅俗日月长{转帖}

--李振乾周玉珍文艺博览观后

文/一汪清水

从小在锣鼓点的的铿锵中熏陶,知道一些戏曲里的典故。才子佳人,忠将良臣,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在方寸的舞台上,自然而然的为自己上了许多人生的必修课。我能完整唱下来了第一个唱段是豫剧《十五贯》里《怎能够不变黑白判死刑》的那一小段,如今已经忘了差不多了。再一个就是由我父亲根据河北梆子《宝莲灯》改编作曲的同名豫剧刘彦昌的一段《十五年前登华山》,这是我父亲创作完这个唱腔的时候,第一个教我演绎的唱段,我永远不会忘记。上个月我在游玩华山的时候,一路下来伴我的就是这段令人回味的心曲。还有我学会的第一个念白是杨家将里杨延昭的一段开场白,也许是缘于对大宋朝杨家将的敬重,至今不忘。这个开场白是这样的:

(引子)镇守三关,秉忠心,扫荡狼烟。

(念)祖居磁州有家园,杨家世代保江山。宗保扫墓去插柳,韩昌掳去未回还。

(白)本帅杨延昭。宋室驾前为臣,镇守三关一带;只因宗保孩儿上坟插柳,不想焦赞放了一炮,惊动辽邦韩昌,将我儿一马掳去。是三关二十四员上将,俱不是那韩昌的对手。我也曾命孟良回朝搬兵,一面命焦赞打听韩昌下落,未曾回报......

在剧团大院的环境里生活成长,我却只有这三板斧。我不喜欢戏曲,也从来没有从艺的念想。

言归正传......

这个夏天我闯进了一个人的博客--河南省曲剧团李振乾周玉珍文艺博览 。我对二位艺术家博客里琳琅满目的内容所吸引了。

其实,我对河南省曲剧团并不陌生。二十年前我被分配到郑州工作的时候,我的单位与这个剧团相隔一道街,同时,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侯哥就在省曲做演员。每逢他们团彩排剧目的时候,侯哥便邀请我去他们那里观摩,那个时候,侯哥还是个单身,加上侯哥是我父亲的学生,两个从外地到郑州工作的年轻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从侯哥那里我知道了李振乾周玉珍两位艺术家。

李振乾先生和周玉珍女士有一出拿手好戏《寇准背靴》,如今依然是是省曲的一个经典曲目。我敬佩杨家将的爱国忠贞,便在李先生的博客里翻来覆去的看他的音频录像,越看越有味道。
《寇准背靴》说的是北宋时期,昏王无道,听信谗言,陷害忠良,将忠心报国的杨延景元帅充军云南。后来,杨府虚报杨延景病死,假设灵堂,想自此回河东隐居。此时,辽军进犯,边疆告急。八贤王和天官寇准听到杨延景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并为朝中失去披肝沥胆的忠良而深感忧悒。于是,二人同往杨府吊唁。寇准在灵堂上看到杨延景的儿子杨宗保不甚悲哀;又见到杨延景的妻子柴郡主外面虽身着孝服里面却着红裙;还听到佘太君向八贤王奏本,举家要回河东,心中顿生疑团,便以守灵为名留八贤王同在杨府。夜晚,寇准疑虑满怀,难以入眠。这时,他忽然发现柴郡主来其窗外窥视后,提着篮子急忙向花园走去。寇准看穿其中有些蹊跷,便尾随柴郡主前往花园,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不小心摔了跤,篮子落在了地上。紧跟其后寇准也失惊跌倒,碰掉了纱帽,摔脱了靴子。寇准在寻找纱帽时,发现了篮子里的饭菜,并与寻找篮子的柴郡主碰在一起。寇准躲闪不及,又怕被柴郡主发现,便设法躲过了柴郡主。他为赶上柴郡主看个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跄跟踪而去。寇准终于看到柴郡主将饭菜送进花厅,并听到她与杨延景在花厅里讲话。这可乐坏了忠心为国的寇准,急忙赶回将此事报知八贤王。忧虑中的八贤王听说杨延景还在人世,十分惊喜。于是,君臣二人悄悄地来到花厅,设法见到了杨延景。从此,世代忠良的杨家又重为国为民捍卫边疆。

李先生出演的寇准形象不温不火,从得知杨延景噩耗后的沉痛忧悒,到吊唁忠臣时的察言观色,再到守灵时发现倪端,特别是在追踪柴郡主到花园的夜行路上,寇准的形象在这里似乎象一个邻家老大爷,被淹没在愚钝、尴尬、滑稽的作弄之中,最终却以他的睿智为国请出世代忠良的杨家良将。李先生把这个年老体迈却为国操劳的一代名相演绎的淋漓尽致。

对于戏曲里的唱做念打,我是个外行。在寇准背靴中,唱念不用多说,我个人倒是很喜欢李先生在花园里表演的寇准追踪柴郡主的那一场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老寇准跟随着年轻的柴郡主,步伐时快时缓,心情时紧时松,李先生把寇准脱掉靴子背在身上偷偷摸摸、小心翼翼、气喘吁吁、探疑究竟的心理变化用舞蹈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在一种极度紧张的节奏中层层剥开事情的真相,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的喜剧效果自然更不用多说了。

这出与李先生联袂出演另外一个人物柴郡主角色的是先生的夫人周玉珍女士,周女士也是省曲当红的一个艺术家,这叫真正的夫唱妇随。

我对戏曲的理解除了它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序性,还有就是它的教育作用。戏里有故事,戏外说人生。在李振乾周玉珍文艺博览中不仅让我我看到了两位艺术家创作的热情,更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生活得热爱。与家庭的忠诚,与母亲的顺孝,与儿孙的宽严、与朋友同事的关怀、与社会的责任感使我从中窥视出李先生的一些点点色彩。
李先生在他的博文里有一篇为母亲九十至九十三岁拍摄的相册集,引起了我的强烈关注。四世同堂的一个大家庭,在和谐之中显得那么的温馨,此中的两位艺术家不是舞台上绚丽多彩形象,而是千万个家庭中中规中矩的孝子一个,老人家的安详与高寿想必得益于这个大家庭每一个角色的出类拔萃。于是,我忍不住为李先生留言:儿孙相聚集一堂,春花秋月好时光。金樽举杯四世乐,新年庆余狂歌放!祝愿李先生家里四世同堂的老母亲吉祥安康。

从李先生另一篇博文《给郑州市委、政府有关领导反映下情况》中我看到了艺术家身上闪烁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事情缘于一场大雨之后,郑州市大街小巷被水淹没而造成的市民出行难的问题。郑州素来有一句民谣:“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这个问题是困扰郑州人出行的顽疾,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政府的重视,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并不重要,李先生这种这会责任感令我敬佩!

看李振乾周玉珍文艺博览中的每一篇博文是一种享受。对于爱戏的人来说,两位艺术家主演的视频片段可以让您如饮甘醇一样过足戏瘾,对于喜欢思考的您来说,更可以让您从中体味到一种敬业、尚文、博爱的人文情调。

李先生和周女士是河南曲剧界的两位大家。他们的精彩唱段在河南每个地区都不乏戏曲爱好者模仿,甚至在街头巷尾,熟知河南曲剧的人们都能听到他们脍炙人口的唱段。

德不孤必有邻。这个夏天,结识了李先生,我爱上了河南曲剧,也常来李先生的博客里串串门,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我会断断续续的哼上几句:“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忘不了朝阁事愁锁眉间。北国又把边疆犯,难坏了宋王天子文武众百官......”

前些天,李先生给我留言说,让我给他的博客提些意见,不在梨园行,不懂戏的人哪敢班门弄斧啊!思索了几天,终于定下《戏里玉振乾坤大  曲中雅俗日月长》这个题目,这是在我看完李先生博客里所有的内容之后发出的感想,雅俗共赏,曲高和不寡是我的真实感受,两位艺术家余音绕梁,声声震耳,他们在舞台上运转着乾坤,同样启迪着人生这个大舞台。作为戏外之人,我的受益匪浅!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