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沈守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然而,在酷爱吴语滩簧的余姚人心目中,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成了发源于18世纪上叶,脱胎于“鹦哥”、“雀冬冬”的现代姚剧的代名词。

1961年4月,他辍学从艺,一干就是一辈子。2009年6月,他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籍文化名人魏振纲先生曾为此赋词一首以示祝贺:“舜水龙山风物茂,名邑姚州,悦耳滩簧奏。根扎民间流响久,百年传唱一枝秀。仰望中河才艺厚,当代新英,矢志梨园守。尤喜‘非遗’登国手,乡亲满酌杨梅酒。”

现虽年逾古稀,功成名就在家安度晚年,但沈守良仍念念不忘深爱的姚剧事业。他足足花了5年时间,硬是用键盘敲出了洋洋11万字的《我的姚剧生涯》一书,把一生从艺经历和艺术感受袒呈给广大观众。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今年1月8日,举行了首发式。

从“偷师”模仿起步

大凡喜爱艺术的人,总会有一定的艺术天赋,浑身充满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

早年,沈守良就读余姚六中时,是一名在演唱、绘画和文学创作方面十分活跃的文艺骨干,一次学校组织排演姚剧《刘介梅忘本回头》,他担任主要角色。1961年3月,校长赵成夫调到余姚姚剧团担任政治辅导员。沈守良回忆说:“当月下旬的一天,赵校长特地来临山找到我,告之姚剧团正在招收学员的消息,并动员我前去一试……面对现场剧团领导和老师,我放胆演唱了姚剧现代戏《刘介梅忘本回头》中的刘父忆苦思甜一段‘是那年,腊月三十大雪飘’……”

考试进行得很顺利,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录取通知。4月10日,带着简单的衣被行李,告别父母弟妹,满心欢喜地乘车来到余姚县城,从此,走上了一生为之奋斗的姚剧艺术道路,那年他才20虚岁。

当演员盼的是能上台演角色,哪怕只有一二句台词的小角色。然而,新进团的学员只能跑跑龙套,搬搬道具,因为“嫩”还上不了台面。沈守良回忆:“我们先后进团的几个学员,每天黎明即起,洗漱毕,男学员由师兄辈的朱华新带领练嗓,随后跟着学唱‘立春到来春水流’、‘一条大路向前走’等‘平四’、‘紧板’姚剧基本调。接着便是集体练功,训练拿顶、搁腿、压腿、踢腿、云手、下腰、打虎跳、甩抢背、走台步、跑圆场等。早餐后,如无政治学习等活动,就到排练场看导演排戏。演出时,除了参加搬布景、道具外,便东一个西一个躲在侧幕边认真观摩台上的演出,暗中学戏、偷戏。”

“偷戏”靠悟性,一招一式全靠自己琢磨。当然,“偷戏”是新演员快速登台获得角色的捷径。“要想取得更多的上台机会,特别是想演个像样一点的角色,最有效的途径是平时多做有心人,关键时刻上去‘顶’。”

1962年,余姚发生特大水灾。剧团根据清雍正年间“七月廿三五更头,大水冲进二塘头。马廷贵,黑良心,只捞皮箱勿捞人”的民间故事,创作排练了一台大型清装戏《三篙恨》,受到余姚、慈溪一带观众的热烈欢迎。有一次剧团在丈亭演出,快演“公堂审案”一场时,饰知县的演员突发急性肠炎,无法登台。救场如救火!剧团团长让沈守良应急顶替。由于平时排练演出中经常关注和暗自模仿,虽然“临危受命”,沈守良却心中有底,以最快的速度化妆、穿戴毕,公堂戏正好启幕……

沈守良文化水平不高,但由于天资聪慧,艺术悟性高,加上自身刻苦努力,很快成长为集演、编、导于一身的艺术人才。

1965年,姚剧小分队在四明山送戏巡回演出,《人民日报》发表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通讯。沈守良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含泪看完了全文,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他开始了生平第一次大型剧本的创作。

在大岚丁家畈的一座废弃厂房里,“除了每场演出必须参加外,其余时间就在破阁楼里编写《焦裕禄》剧本……晚上点蜡烛,坐被窝,在盘腿处垫上一块木板,埋头便写。其时,室外寒风呼啸,不时有雪子从瓦缝中蹦入,落在薄薄的棉被上。室内烛光如豆,蜡烛一支接一支点燃。夜越来越深,气温越来越低,肚子也越来越饿,但手中的笔却没有停下。有几个晚上,为了写好一场戏,熬夜直至凌晨三四点……”不到七天,沈守良终于写出了大型姚剧现代戏《焦裕禄》。
在余姚人民大会堂首场汇报演出时,沈守良扮演的焦裕禄,人物造型、唱、做、念等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尤其“病中遗愿”一场,焦裕禄面对前来探望的县委副书记,一段“党交给我的任务我没完成”的“平四”慢板唱腔,既发挥了师父所传授的生角唱腔特色,又为人物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唱出了焦裕禄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兰考人民的满腔深情,对自己不能继续带领全县人民战胜“三害”摆脱贫困的无限遗憾,也唱出了对兰考美好未来的信念和希望。由于唱腔委婉、表演真切,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演员在台上声泪俱下,观众在台下唏嘘呜咽。

演出结束,当时的许多公社书记纷纷向剧团提出要求,希望能马上去他们那里演出。三天后,沈守良受到县委宣传部长的接见,那年他24岁。

沈守良对姚剧唱腔有着浓厚兴趣,平时只要一有空,总是喜欢琢磨唱腔中的一些基本曲、调,从中领悟基本规律。他说,刚进团时只认识“平四”、“紧板”、“夜夜游”三种曲调(即“三调头”),后来,在一次内部观摩演出中,他发现,姚剧有着极其丰富优美的传统曲调和唱腔,从中得到启发,他慢慢喜欢上了姚剧的唱腔曲谱设计。他所设计的唱腔曲谱,既弘扬传统姚剧唱腔中的优秀曲调,又注入现代戏曲音乐的众多元素,使之既不失传统姚腔的韵味,又具新的时代气息。

1979年以来,他设计唱腔编曲的剧目不计其数,如《强盗与尼姑》、《沙场泪》、《鸡公山风情》、《女儿大了,桃花开了》、《母亲》及《姚江水,长又长》等大型剧目和经典唱段,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

用汗水浇灌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用汗水与泪水浇灌出来的。
1962年8月,沈守良向人称“临山小阿祥”的姚剧老艺人商福祥拜师,从此他在艺术道路上有了指路人。

沈守良学艺特别认真、刻苦。若夜场无演出任务,师徒俩一个教,一个学,师父教唱一段,他学唱一遍,满意了就通过,不满意则重新来过,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至师父认可为止。待夜戏散场,师父睡觉休息,他到后台化妆室,把一天所学唱段、说白台词,轻轻背诵,记入本子,然后才回宿舍,入睡前再默默重温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巷大会堂配乐伴奏合成排练暨内部汇报演出时,由于他的嗓音与师父颇为相似,并对师父的唱、念、表情、动作模仿到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剧团领导及几位姚剧前辈,更是欣喜不已,说他学阿祥先(“先”即先生,同辈艺人间的尊称)学得像透哉。之后,在朗霞、泗门大会堂演出《十不许》时,喜爱商福祥的观众惊喜相告:姚剧团出了个小“小阿祥”!

沈守良常说,一名演员要在艺术上有所造诣,“务必要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用‘心’学习。”他除了努力学得师父的真传外,还不忘向其他前辈和同辈学习。如孙春阳太先生的各种小调,诸树林太先生、黄立泉老师及朱华新的唱腔特色,胡银林老师铿锵有力的念白,胡勇棣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等。并经常留意一些女演员的旦角唱腔……他还十分喜爱绍剧、越剧、沪剧、甬剧,并在实践中加以借鉴、吸收,以求“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多多益善,为我所用”。

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永无终点。1985年,在姚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姚剧现代戏《强盗与尼姑》上演了,沈守良出演“鲁迅”一角。为了塑造好角色,他事先阅读了大量有关鲁迅的书籍,重访鲁迅故里,请教同行寻找感觉,对角色造型、唱腔、念白和一招一式进行了精心设计。全剧尾声,既无唱腔也无念白,只有秉笔疾书《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相关节选的画外音。“短短几分钟里,我在幕后合唱声伴随下,通过边猛力吸烟,边深沉思考,然后快步走向书案,灭烟,提笔,伏案疾书,(画外音结束)搁笔。随之,在警钟声声的回荡中,凝目远视,仿佛依然沉浸在对这段历史的回眸之中……全剧告终”。

“鲁迅”得到了观众和专家们的认可。观众说,真演绝了,活脱脱一个真“鲁迅”再世。《上海戏剧》编辑部一位负责人说:“沈守良同志把握了鲁迅内在的心情、人物的气质,演得那么活,特别是他很放松……这是我们看到的鲁迅形象当中最好的一个。”当时的省文化厅副厅长钱法成说:“沈守良扮演的鲁迅,受到大家众口一词的称赞。鲁迅在戏中占的篇幅很小,是个配角,但以其简练传神的表演,铿锵有力的白口,悦耳动听的唱腔,寥寥几笔,就刻画出鲁迅刚直泼辣、锋芒毕露的性格特点,可谓形神兼备,以少胜多……”

《强盗与尼姑》一炮打响,在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中名列榜首,包揽了诸多大奖。1995年4月,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沈守良应邀在《大禹颂》大型文艺晚会中扮演“鲁迅”。1991年10月,《强盗与尼姑》晋京参加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演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21家媒体做了大量报道,让更多观众认识了余姚版“鲁迅”。

对姚剧永怀感恩之心

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沈守良出演了众多姚剧经典剧目,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因此,也得到了诸多的荣誉与褒奖。

在省第二至第九届戏剧节和省现代戏调演中,先后五次获得演员一等奖;与他人合作的《桃园记》获省戏剧节剧本三等奖,《母亲》的唱腔设计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奖、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优秀唱腔设计奖;发表《中国戏剧志·浙江卷·姚剧音乐条目》(与人合作)、《姚剧探析》和《姚剧声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论文;简历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无论何时何地,沈守良脑子里除了姚剧还是姚剧。

1997年1月,他调至余姚市文联任常务副主席,但一直与姚剧团保持着密切联系,自嘲是“藕断丝连,难解姚剧情结”。“记得初到文联机关的一段日子里,因为原由我饰演的个别剧目角色一时顶替不及,数次应剧团之邀‘客串’演出,过过‘戏瘾’。”

2001年,从文联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后,他受命筹建姚剧研究会,当起了姚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主编《姚剧大家唱》与《姚剧研究(专辑)》,编辑姚剧碟片,策办余姚、慈溪两市姚剧演唱大赛等,忙得不亦乐乎。

策划“姚剧进校园”活动,他把肖东第一小学作为试点,提供“小学生学姚剧”校本教材基本内容,开展学姚剧、唱姚剧等活动。在他的推动下,肖东一小成了“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姚剧)青少年传承基地”,跨入了宁波市、浙江省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先进行列。2010年暑假,应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邀请,学校姚剧兴趣班部分学生赴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优秀校园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得表演金奖。2013年暑假,又赴香港参加了首届“我的‘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香港文艺会演”。

2003年,沈守良退休回了家。不甘寂寞的他经常到电台、街道、社区、学校开办姚剧知识讲座;为余姚市妇联创作了姚剧小戏《叫我怎么办》,代表宁波市参加全省妇联系统“妇女权益保障法文艺调演”,获得一等奖;为余姚市癌症康复协会创作的姚剧表演唱《胜利属于坚强者》,作为我省唯一推荐节目,赴京参加“全国癌症康复协会文艺调演”,获特别优秀节目奖;2008年,他被余姚老年大学姚剧班聘为特约教授……

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他显得十分坦然,“以上这些所谓的艺术成果,只能视作我回报姚剧的一份称不上优秀的‘成绩单’,或许可供后来者在姚剧声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中加以研究分析,借鉴参考,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果要问,沈守良一生对姚剧为何如此痴迷?《我的姚剧生涯》中的一段文字也许是最好的诠释:“姚剧让我步入了职业生涯,姚剧成为我的事业追求,姚剧给了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历史机遇……没有姚剧,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我对姚剧永怀一颗感恩之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