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探析晋剧版《廉吏于成龙》成功的背后改革才有出路

晋剧《廉吏于成龙》自2007年成功移植后,演出场次连年递增,2014年更是打破了建院以来单个剧目演出场次最高的记录。截至今年该院已在太原、忻州、阳泉、愉次、寿阳、昔阳、灵石、介休和吕梁13个县(市、区)的100多个村庄演出300余场,观众达30万余人次,场场爆满,反响热烈,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被誉为吕梁山梨园“黑马”。更为可喜的是,2014年12月中宣部、文化部邀请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廉吏于成龙》选段赴京参加2015新年戏曲晚会,12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正式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演出市场频遭冷遇,地方剧团面临硬件设施缺失、演员结构欠合理及后备梯队缺乏等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实现了飞跃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其成功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对此,本报记者专赴吕梁市青年晋剧院采访,探寻晋剧版《廉吏于成龙》成功背后的故事。

企业要生存离不开改革,吕梁市青年晋剧院也不例外。吕梁市青年晋剧院正是借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应运而生,把握住这次“机会”,变危机为发展契机。

时间追溯到2006年年初,为了认真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吕梁市决定成立一个青年晋剧团作为改革试点,给编制,给政策,出成绩,重奖励。从原来的吕梁市晋剧院抽调十名正式的演职人员,任务是三年时间给吕梁市拿回一个“梅花奖”。这个活儿可不好接啊!时任吕梁市晋剧院支部书记的王承评在几经斟酌之后决定扛起这个重任,担任新组建的吕梁市青年晋剧院院长。作为吕梁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试点,青年晋剧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多方面的扶植,其中之一就是将干部人事管理自主权和收益分配自主权全部下放。这为该团迈向市场走产业化之路奠定了基础。那么,体制松开了,下一步该如何走?

该院首先尊重戏剧规律,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演职人员队伍。为此,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加大改革力度,高标准招聘和引进优秀人才,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能获得极佳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创新机制,即:投资主体股份制、项目创新委约制、主创(演)职员聘用制、市场营销代理制。开放灵活的合作方式,很快为青年团汇聚了一大批充满青春活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优秀骨干人才,组成了阵容强大、门类齐全的演员队伍。同时,注重剧院各种艺术门类的协调发展,广纳人才,组建了一支精悍的乐队、舞美、灯光、音响、装置队伍。

青年演员是剧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希望。该院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派青年演员到中国戏剧学院进修学习,同时,采取与省戏校联办的办法,将年轻演职人员纳入边学习、边实践的教程中,让他们跟优秀的晋剧演员学习、演出,使其在耳濡目染中迅速成长。而在分配方式上,打破了原有的职称工资界限,通过考核、试用等办法,以能力、业绩确定工资标准,形成了“绩效挂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全新分配机制。这一举措,拓宽了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渠道,极大地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在这场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热潮中,要想生存,就要有踏浪而行的勇气。该院继续深化内部人事改革,建立“一团一组一中心”模式。“一团”即演出团,主体队伍是一线演职人员,其职能是尽可能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激活活力的办法是工效挂钩,同时,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演职员获得学习机会和评奖机会,对为单位争先创优的先进个人实行分级津贴制。“一组”即剧组。利用近几年已创作演出的一些重点剧目,配合煤监局、纪检委、教委、汾酒集团和市直工委,分别组成《红兜肚》、《廉吏于成龙》、《青春跑道》、《杏花酒翁》、《甄如玉》剧组,一边演出,一边继续加工、打造,冲刺全国精品工程。“一中心”即产业发展中心。中心以发展文化产业为职责,以服务演出团和剧组为已任。同时,区内联合开发精品剧,以弘扬地域文化为特征,与党政单位、品牌企业、大型企业联姻,共同拓展晋剧戏曲事业。区外联手拓展市场,与国际性文化经纪公司合作,力争让《红兜肚》、《杏花酒翁》、《廉吏于成龙》等一批精品剧目走向世界,与外界实体联合打造剧作精品。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