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其他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李慧娘的故事出自明代瞿佑《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明代周朝俊据此改编为传奇《红梅记》,从此,中国戏曲舞台多了一位多情多义的女鬼形象。

李慧娘虽然是南宋人,却是在明朝形成的文学形象、舞台形象。她本是渔家女,却被贾似道强抢做了小老婆,父亲还被贾打死。强颜欢笑度日中,李慧娘偶然远远见到书生裴舜卿,情不自禁一句“美哉,少年”,致使自己被贾杀害。

在封建时代,像李慧娘这样敢于对自己中意的男子公开赞叹的女子,想必不多。裴舜卿的俊美,唤醒了李慧娘内心真实的情欲,她为了这份虚幻的情,不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甚至死后做鬼,也念念不忘要救裴脱险,在“放裴”后,再回去手刃仇人。

中国男子在明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越来越文弱,许仙如此,裴舜卿也如此。中国女性则越来越强势、侠义,白素贞、李慧娘皆如此。在救助意中人的过程里,女性毫不吝啬地付出一切代价,成仙也好,生命、自由也罢,皆可抛却。《红梅记》中,李慧娘最后促成裴舜卿与卢昭容的姻缘,自己翩然离去,由此可见,后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小翠”、张恨水笔下的“关秀姑”,莫不闪耀着李慧娘的影子。
1981年,京剧电影《李慧娘》上映,万人空巷,影响甚大。2015年初,北京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魏立珍、董志伟主演的《李慧娘》在中国评剧大剧院演出,高亢激越的梆子腔、细腻繁复的做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昆曲、京剧、川剧等其他剧种的“李慧娘”相比,河北梆子“李慧娘”多了几分北国胭脂的至情至性,那份侠情,那份爽朗,分明来自“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

河北梆子《李慧娘》从“鬼怨”开始演,李慧娘的魂魄游荡地府,不甘被冤,判官同情其遭遇,赠阴阳扇,让其去复仇。在红梅阁,李慧娘见到被贾似道拘禁在那里的裴舜卿。逃离贾府的路上,贾似道派出的杀手一路追杀,李慧娘展现出侠女的一面,救护裴舜卿。花园里一段打斗的戏,异常华彩,三个人腾挪跌宕,逃跑、追赶、奔突,构成美不胜收的舞台画面,类似“天下第一桥”——婺剧《断桥》中白娘子、许仙、小青的十三组造型。河北梆子有如此美轮美奂的“遗产”,却因为宣传不够,阻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

裴舜卿安全脱身后,李慧娘找到贾似道,亲自杀了他,为自己报仇。刺杀的场面,有许多传统戏曲的特技,如乌纱帽飞离、宝剑悬空,而演员又有被鬼魂惊吓后的特殊的形体姿势,精彩极了。
河北梆子《李慧娘》的好看,在于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各种各样的绝活、功力,这是影视画面无法取代的。很早以前,我就感叹,不论影视特效如何先进,也不可能拍出比传统戏曲“水斗”、“盗仙草”更惊心动魄的场面。所以,传统戏曲只要能把自己特有的好的东西传承下去,就不会被淘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