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扬琴竹法?扬琴竹法分类 形式 与训练
扬琴竹法是指扬琴演奏中左、右琴竹运动的顺序、规律与方法。自“洋琴”传入中国以来,在不断的汉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中国传统扬琴竹法的基本规则,强化了扬琴的竹法概念,出现了不同艺术流派的竹法特色。近些年来,扬琴从以演奏单音旋律为主,逐渐发展成为可以演奏多音、双声部和多声部。竹法也随之变得较为复杂,大量正手、反手竹法的混合运用和连手等组合竹法的应用,使竹法这项专门技术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建立竹法体系框架的设想出发,对目前扬琴的竹法状况进行分类、归纳。特别是对扬琴竹法的规范和竹法综合技术的发展及竹法训练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竹法运用的规律,使循序渐进地教学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竹法分类与基本规律:
1、正手竹法。原称右竹法。基本规律是节拍重音上用右竹先下,单音保持右竹、左竹先后交替,双声部与合音演奏时,右手奏旋律。在练习曲、乐曲的演奏中,如果每拍是均分的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无需说明竹法,先右竹、后左竹交替即可。其它的节奏型,需根据其发音点,推算出竹法运用的规律。方法是:把规范的右左右左运竹规律中存在的四个发音点,设定为一二三四数位,一三位是右竹,二四位为左竹。那么,后十六节奏的发音点为一三四位,竹法为右右左,八分附点为一四位,前十六节奏为一二三位,切分音是一二四位等,略略一算,就可按数位找出相对应的竹法。
2、反手竹法。反手竹法采取逆向思维相对正手竹法产生的,让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