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筝普及教学的想法
——孙文妍老师在2009国际乐器博览会民乐论坛的发言
据有关人士统计:目前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学习古筝的人数已超过百万。
随着网络技术为先导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不久将来9亿农村户口中的6亿人口将转为城镇户口的举措实施后,学习古筝的人数又将大幅增长,因此中国古筝业余教学的任务将更为繁重。面对将要来临的这一重任前,我认为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迫切需要培养与提高业余古筝教学的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准和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因学习古筝的人数急剧增长,师资匮乏,因此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行各业的人都加进了古筝队伍中来充当老师。他们当中不乏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其在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古筝教学工作。由于他们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筝教师队伍师资的不足,也促使学习古筝人数的迅猛增长;但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业务水准比较欠缺的人士。因此,在业余学习古筝人数比较集中的考级现场中乱弹筝的现象各个考级点都有,一看就知道是对古筝了解甚少的教师教出的差生。近年来,参加过古筝考级的其它专业老师都摇头说:你们古筝考生中有的演奏水准实在太低了。并指出这是老师的问题。因此,关心与提升古筝师资的业务水准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务之急。这个任务单靠一、二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发动各大承办考级的学院、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来关注这个问题,并要有具体行动措施。如:可以举办师资培训班,考级曲目指导讲座等各类形式。只有在师资的业务水准提高了,才能有效防止古筝往低俗化方向滑落下去的危险发生。
二、 教材要适应学习对象的实际情况。
目前业余学习古筝的队伍中,少年儿童包括幼儿的人数占了一半以上。所学的教材是以专业人士(各大音乐院校的古筝老师)编排的考级曲集为主。一般说考级曲集中的曲目,部分是适应少儿、幼儿的音乐鉴赏和体能、技能的,而部分是不适应的。如上音92年编的古筝考级曲集的学习对象,当初锁定的最低年龄是10岁左右的儿童,而目前儿童学筝的年龄越来越小,显然原定的考级曲集的内容、程度与现在的对象状况是不相适应的。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一些群体与这些曲目要表达的情趣和要达到的技能、体能是不匹配的。在现场看他们稚嫩的手指在弹奏技术难度高、力量大的曲目时会感到是对儿童的一种摧残而产生心痛。因此,建议各考级单位能否将一级到六级的曲目按年龄化分列出成人与少儿的两套考级曲集的内容,以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专门家要看到百万余大军中少年儿童所占的一半以上的比例数,应该多为儿童写一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教程。
对业余考级曲目的审定使学习者在音乐上得到什么?这方面的思路是不够缜密的。汇集目前方方面面的曲集看,基本都是按技术要求来的,这是否是我们古筝考级的最终目的?从考试的现场来看,大部分考生的演奏仅仅是在古筝上做技术方面的操练,在他们的演奏中对音乐毫无快乐与美妙之感。如何让百万余的古筝学习者能从古筝弹奏中真正领会到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的美妙,尚需我们认真去思考的。
三、 要逐步建立科学的演奏方法。
音乐声音的四大要素是物理现象,根据物理学的解释:声音的变化是由振动产生的。弹拨乐器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筝琴弦的振动是由演奏者弹拨琴弦产生的。因此,古筝的演奏方法是有科学规律的。目前,从大批参加考级的考生的演奏中可以看到:大部分考生的演奏在方法上是比较盲目和无序的,五花八门什么样式都有。琴弦受振动后产生出的声音也杂乱无章,少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出现。演奏方法的完善需要过程,需要广大专业与业余古筝教学的教师在实践中自觉总结经验,及时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来指导教学。在这方面希望与大家共勉!
四、专业工作者在加入业余普及工作的同时,要提高自身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
目前,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古筝的专业工作者,在进入音乐专门学校后,都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术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在学校里耳闻目染的都是西方音乐的声响、音色、音质、形式。我们虽然是搞民乐的,但在这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实际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甚少。如中国音乐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风貌是什么?根源是什么?长处是什么?功能是什么?都不太懂,因此就容易在形式与技巧上与西方音乐去作比较。比较的结果:人家有大小调功能和声、无调性音乐、十二音列……等等,而我们只有汉族的五声音调,这样一比较就自惭形秽。在创新与开拓的工作中很容易以西方音乐为范本进行盲目模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不伦不类的古筝新作、和古筝表现方式中的一些问题,究其根源都是这个原因。如近年来创作的古筝作品能让民众琅琅上口的旋律音调越来越少,嘈杂声和敲击琴体的声音越来越多,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社会氛围的内容的作品一个个地接踵而来,反映现实生活环境和内容的作品稀少,传统五声音阶在新的作品中已被非常规的五声音列或其他不规则的音列取而代之。因此上至专业工作者下至普通群众普遍反映现在的一些古筝新作品中的有些曲目实在听不懂。在演奏方面,近年来兴起右手、左手在琴码右侧一起弹奏,并以左手戴假义甲为先进、左手不戴假义甲为保守之分的界限。以弹拨点越快越密为高水平、反之水平不够,具有古筝传统特质的左手润色旋律的技法和学问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现在大部分的年青人善弹现代创作曲目,而演奏认为简单的传统筝曲时却缺乏自信。这是因为对传统筝曲的把握心中无底数,更谈不上去准确把握旋律中古筝的神韵了。这个现状如不改观传统筝曲的演奏将出现一个断层。
因此,从事专业教学的工作者在将现代化介入古筝的同时,要自觉地学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论著,从中了解中国音乐的本源是什么?要自觉地将中国古筝音乐的神韵传承下来,使我们在介入普及教学的工作中能沿着“把根留住,展翅飞翔”这一轨迹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