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您想到了让他学习一样特长比如音乐,您是一位用心的家长。但学习音乐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您是否做好了陪孩子一起面对、一起坚持的准备呢?
学习古筝对开发思维、磨练意志、培养美好情感都极有好处。学琴过程中,孩子的协调能力、记忆能力、控制能力、表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学琴的过程相对漫长,所以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要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的往前走,哪怕迈出的仅仅是一小步,也应该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学琴绝不仅仅是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事,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上,家长可以这样做……
1、陪同孩子上课,记下每堂课的重点和练习要求,以便帮助孩子进行课外练习。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难以领会并记住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而这对于成人来讲并非太难,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家长,通过旁听也能够掌握并记下要点,在孩子课外练习时加以提醒。
2、将课堂完全交给孩子与老师,家长不随意插话打断教学,做安静的旁听者。
3、及时反馈练习情况。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乐器,要掌握它都离不开大量的课后练习(每周至少3-4天的反复练习)。家长要经常跟老师沟通,向老师反馈孩子的练习情况。平时练习细节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安排上课内容,调整教学进度。
孩子在学琴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学习热度降温的时候……
我们要承认: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而且会周期性出现,孩子学琴同样如此。家长自己要心平气和,要不断的鼓励与坚持,协助、陪伴孩子一起度过每个学习瓶颈时期。
“三分钟热度”是人们学习新事物时常有的现象,当孩子学琴没了新鲜感后就很容易产生这种问题。音乐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家长需要细心地观察和思索,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完善自我。除此之外,家长更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没有一味拿孩子和他人盲目攀比,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纵容、听之任之;有没有积极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琴初期就形成良好的习惯。
好奇心、好胜心是孩子学琴的力量源泉。想让孩子喜欢练琴,家长就要保护这个“源泉”,让孩子在心中接受自我挑战,享受战胜挑战的满足感。一旦他发现了自我的能力与价值,又怎会不喜欢用弹琴的方式去抒发和实现自我呢?
所以,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心态一定要平和,并及时与任课教师、教务老师、管理人员沟通,找出干扰孩子学习兴趣的真正原因,让孩子持续、健康、快乐、轻松地学下去。
陪孩子练琴时您需要注意的是……
1、保持轻松、愉快的练琴气氛,家长要多点耐心教导,不要打骂孩子。
孩子练琴时有时会讨价还价、闹点小情绪,家长千万不能马上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将练琴气氛弄得很不愉快。我们应该编造一些跟乐曲内容有关的故事吸引他们继续开心的练下去。
孩子练习中看错谱弹错音,我们不要立即训斥孩子,要心平气和地提醒他,让他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要不断地激励孩子练习的欲望。假如孩子一弹错就被大人训斥,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乐曲转移到父母的斥责上。可能生怕弹错,他们就会更小心翼翼地弹琴,这样自然就会影响音乐感受,孩子的心也会离琴越来越远。我们一定不能总盯着孩子弹得不好的地方,应该不断地强调他们好的方面,肯定好的方面再指出不足的地方要求孩子改正,他们更容易接受。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一定要考虑到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蹲下来,以孩子的高度来看待事情。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陪练只是引导和把关,不是包办,其目的是要让孩子在以后没有陪练的情况下也能按照正确的方法独立思考,自已练习。人人都有惰性,习惯于依赖家长的孩子总是一边动手指,一边彻底关闭大脑。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平衡:什么时候要毫不犹豫地紧盯不放一直到孩子搞懂、做到、记住;什么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3、不能做甩手掌柜,对孩子的学琴练琴不闻不问。
刚开始学琴的儿童,在没有获得独立学习能力前,我们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他,引导他怎样进行练习,及时纠正错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过于依着孩子,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没有自控能力的,肯定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慢慢培养良好的习惯。
正确看待古筝考级……
参加考级是检验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途径,同时也可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在某一阶段让孩子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参加古筝考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仅仅将考级作为学琴的目的,急功近利,那么对孩子的学琴兴趣及成长都没有好处。所以我们既要积极参加考级,又不能将考级作为学琴的唯一目的。
最后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