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音准是弦乐的灵魂,二胡因为没有指板和“品、位”所以音准要依靠手指和听觉来控制,所以加大了初学者对学习二胡的难度。造成二胡音准控制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内心听觉的缺失,即拉不准自己也听不出来,但是一个正确的手型在加上规范的基本功训练对掌握音准同样重要。

  一、培养初学者的辨音能力

  大多数二胡初学者在接触二胡之前是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理论学习的,对于这些初学者来说“音准”在他们脑海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所以我认为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爱好者朋友的辨音能力,让这些初学的朋友们在“音准”上有个具体的概念。通过以下几点可以对他们的基础音准进行纠正与巩固。

  首先应该要熟悉乐音体系中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比如:1到2是大二度(全音)3到4是小二度(半音) 并要知道大二度和小二度在二胡上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比如D调中上把位3、4两音就是中指与无名指靠近,但G调外弦3、4两音就是食指与中指靠近。

  第二点就是对“音高”唱名的掌握。学习者一定要把标准音(也就是钢琴上小字一组的a)熟练的辨别出来。能够清晰的辨别出标准音后,再根据音程关系去辨别其它音就没那么难了,只要勤加的练习很快就能掌握。

  第三点勤听多唱。在练习时要敢于唱,经常唱,大胆唱,听辨着唱。唱的多了自然能发现其

  来控制音高,因而音准的要求便不易达到。在掌握了辨音能力之后还需要调整手指的指距关系。所以“正确的手型”对二胡的音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左手的正确手型非常简单,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生活规律。比如说正确的手型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端茶杯的姿势。左手虎口轻轻“挂”在琴杆上,拇指略微弯曲,不可竖直地向上翘起,也不可向下弯曲紧捏琴杆。掌心预留充分的空间,大概能放置一个鸡蛋。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但不能使手掌心贴到琴杆,手掌始终保持“握鸡蛋”的感觉。整个左手应做到放松,小臂自然下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左右的角度,小臂到手掌应在一条直线上。有些初学者持琴时往往把手臂抬高左手几乎与肩平行这样会导致手臂陷入僵硬状态,按弦、换把都会显得非常死板,手指便不能灵活自如的按弦。

  掌握了左手的正确手型后还需注意手指对弦的接触点和按弦的力度。手指正确的触弦点是指尖部分,这样能使手指触弦轻松灵活而富有弹性,也可以做到音位准确,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来使指尖在琴弦上轻松自如地起落。

  手指按弦时如果按的太重手指便会紧张会给左手换把带来困难从而导致音不准,如果太轻则会使声音不实不清晰失真。所以按弦的力度应做到恰到好处,只有做到了恰到好处才会获得优美纯净的声音,而这个恰到好处就要靠初学者在练习中去不断的摸索。

  在初学者学习二胡的过程中在能做到以上要求的同时还要做到“放松”,保持手臂、手腕、手指和内心的放松在加上不断地练习我相信把握好音准应该不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就是音的阶梯,因此练习二胡音阶音准尤为重要,音不准其他都是空谈。所以音阶练习对二胡初学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练习,必须加强音阶练习。在音阶练习中要特别注意音位和指距,注意大二度和小二度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全音和半音之间的指距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音准。在练习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在音阶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先从第一把为练起,等到能熟悉的掌握音准后在进行换把练习加上第二把位的练习,然后再第三把位以此类推,总之一定要打好基础才能往下进行。练习时一定要从慢练开始,这样就可以延长各音的时值,让耳朵有充裕的时间来对各音进行辨别,避免了快速练习时耳朵来不及辨别每个音,使一些不准的音被忽略,从而提高了练琴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空弦校对法”以便找到音的位置并做出及时纠正,提高初学者的听辨能力。所以音阶练习对于各种程度的学习者来说

  实与理想的差距。这时候就会有急于求成的想法,基本的“运弓”“指法”“音准”都没掌握就想去演奏乐曲,即便是乐曲练了下来但是会发现这与自己想要的效果是截然不同。所以学习二胡一定要有耐心,耐得住磨练,自己想要的声音一定能得到的。

  把练琴当做休闲,大部分人学习二胡都是出于爱好,爱好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所以千万不要把练琴当做一件痛苦的事。不要因为音不准声音难听就觉得练琴是负担,这样的心里是不好的一定抱着积极地态度去练琴,在练琴中寻找乐趣。

  敢于表现,在初学二胡时大多数人不敢在人前演奏,练琴也怕吵到邻居或怕被人笑话而偷偷摸摸的。连自娱自乐都谈不上,还学什么琴呢?放下面子,不要怕自己的音乐被别人当成噪音。每个人学习任何一样乐器都要经历噪音的阶段,只有这个阶段坚持下来,才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五、结论

  因二胡在前期的学习中会因为音不准等各种因素出现噪音,要想把握好音准并不是一件速成的事,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所以初学的朋友们学习二胡会产生厌倦心理,这一点也不容忽视。对于以上几个观点,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小体会。当然具体的方法还需因人而异。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