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竹笛演奏技法,英文为Circle Breathing。即指在竹笛吹奏的过程中,鼻子同步吸气,达到气流不断,演奏不停的效果。从演奏效果看,分成“长音循环换气法”和“双吐循环换气法”两种。竹笛长音循环换气演奏法,是浙派宗师赵松庭先生于五十年代时从唢呐等乐器上移植过来,并应用于《鹧鸪飞》、《幽兰逢春》等赵老代表曲目中。双吐循环换气法,是一种亦有两种演奏方式,分别由新派竹笛演奏家李增光先生和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王彦先生探索得来,(也有说是马世新,李增光和王彦说更为普遍)。实质上是一种快速抢气手法,采用双吐循环换气演奏技法的笛子曲包括《无穷动》、《绿洲》、《麦西莱浦》等曲目。
循环换气技法由来:
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把唢呐这一“鼓腮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当第一口气即将吹完之际(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将余气存入两腮,使两腮鼓起(比吹唢呐时鼓得小些),然后用鼻吸气,与此同时,将两腮渐渐收缩,用储存在两腮的气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气时,又继续吹奏。这样一反一复,使笛音保持延续不断。这种鼓腮换气法,虽可解决笛子上的特长音演奏,但却因在以下缺点,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1、因要鼓起两腮,就会引起口形的变化,进而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两腮,不但吹起来很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