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昆仑山下的莎车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神奇独特,数千年来不仅流传着水神共工、农神后稷等神话,而且诞生了十二木卡姆。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各方的保护和发展下,如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5月17日,一个周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铁匠阿地里·阿不都克热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自己经营的铁铺,他穿过小区,来到附近一家公园的空地。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有的拿着手鼓,有的拿着都塔尔。
今天是他们的演出日,作为民间木卡姆演出队的成员,他们经常要到这家公园表演木卡姆,每次演出差不多9个小时,没有固定的演出阵容,一般是30人,多的时候会有100多人。
初识木卡姆
一段类似念白的开场之后,乐器奏出欢乐的音符,歌者应声而和,“舞蹈大叔”肉孜·阿尤甫带头开始跳舞,这位年过七旬的艺人,为了参加这次表演赶了70多公里的路。渐渐地,围坐在地上的观众也加入到这支舞队,不论舞技、不分长幼,快乐的气氛弥漫开来。
作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木卡姆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是“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的总称。早在公元4世纪,原始的木卡姆就已经在民间开始传唱,16世纪时,当时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召集了大量的民间艺人、乐师演唱家对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同时还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这一新木卡姆。
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浓缩为12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这也是现今最为著名的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巴亚特》、《斯尕》等,共245首乐曲,每一套木卡姆从音乐结构上又有“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组成,旗下有歌曲、乐曲。表演完12套全部大曲外,还要表演集大成的《阿布且西麦》,将“十二木卡姆”中每一段表现凄楚、忧伤的优雅乐曲集在一起,共有15首乐曲。这样,连续演唱全套的“十二木卡姆”最少需要20多个小时。
“十二木卡姆”的歌词主要来自于公元13、14世纪时察合台汗国时期的鲁特菲等著名诗人,在后续的发展中也是继续沿用了以诗词丰富歌词的做法,使得歌词内容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个人的修为为主。
而演奏乐器主体上是继承了龟兹乐器的传统,借鉴了波斯、阿拉伯的外来乐器,使用的乐器包括竖箜篌、唢呐、筚篥等,编排之后的音乐节奏感比较强。
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中国继昆曲、古琴之后被世界认定的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前行
在莎车县,上至八旬老人,下至7岁孩童,都能或多或少地参与木卡姆的表演。民间木卡姆表演队的负责人伊力哈木·热依木介绍,他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徒弟,其中有个8岁的女孩已经开始跟着演出。到县上赶完巴扎(集市),花1元钱来到公园享受木卡姆,已经成为很多人热衷的事情,或带着乐器加入演出队,或一起跳舞,或做个热心的观者。
当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艰难挣扎的时候,为什么木卡姆在人们的生活中还能如此活跃?
当地许多人跟我讲,在他们眼里,木卡姆不是不可触及的艺术,那就是他们的生活。
不过新中国成立前,木卡姆的流传却也命运多舛。作为民间艺术形式,木卡姆的收集、整理主要依靠民间的自发力量,由于各种原因,到1949年前夕,十二木卡姆已经处于消亡的边缘,当时在全新疆能够完整演奏的也只剩下老艺人吐尔迪·阿訇了。
1951年7月、1954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先后两次邀请吐尔迪·阿訇、肉孜坦布尔等民间艺人对十二木卡姆进行了录音,并请音乐家万桐书夫妇将它的音乐用五线谱记录下来,这些都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木卡姆还首次走出国门,走进了英国BBC广播节目,引发了世界对它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保护“十二木卡姆”,莎车县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选送了3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新疆艺术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十二木卡姆”专业艺术培训,还在县职业高中开设了“十二木卡姆”艺术班,同时还为评选出来的13名民间“十二木卡姆”老艺人按月发放400元生活补助。
保护并未局限在莎车
根据木卡姆在全区的分布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一规划建设了10个传承中心,实现民间艺人就地学习、教学,既培养传承人,又扩大了木卡姆在原生地的群众性活动频率,其中“吐鲁番木卡姆传承中心”已经投入使用。除在新疆有关大专院校开办木卡姆传承班、木卡姆专业研究生班外,正在策划编写木卡姆普及型乡土教材,其中阿瓦提、麦盖提等县已经使用《刀郎木卡姆》音乐和舞蹈动作,编成健身操在中小学推广。
目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区市)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近两年来,每年投入经费达2000多万元,使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玛纳斯等一大批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得到了有效保护。(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