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音乐文化·第二届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论文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乐种。它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中原古风,同时也融入了江南地区优美秀丽的格调,具有“古朴典雅、清新淳美”的风韵。

  广东汉乐是随着客家人的南迁,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乐种。在其南迁沿途,融合了诸边异域文化,使它得到充实、扩展,经过不断的创新,使它独具特色,并成为岭南民间艺术中一颗熣灿的明珠,深受群众喜爱,蜚声于海内外,影响深远。

  一、历史回溯

  关于汉乐的历史渊源,鉴于目前尚未掌握系统、全面和详实的史料,故定论不宜过早。现只从流传在粤东部分地区的情况作一简述:

  被誉为“汉乐之乡“的粤东大埔县,可说是广东汉乐的摇篮,它有四百多年(或更长)的历史了。据《大埔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六年(即公元1557年),已有中军班音乐,八音和丝弦乐的活动,并有“钟、吕”文字古乐谱的出现。《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埔之风俗,家诵户弦。”可见当时大埔县的民间音乐活动十分盛行。

  明、清之际,该县各地就有不少文人雅士善于抚琴,吹箫和弹奏,如罗淑予(明末)、杨缵烈、杨天培、张振南(清代),还有清代的饶君谷,不但擅于弹琵琶、三弦,而且尚有手抄乐谱本《消遣集》,现已收入汉乐乐曲中,时至今日也有100多年了。

  至民国时期,汉乐在粤东地区可说是一个鼎盛时期,各地都有“弦馆”(“笛馆”),特别是大埔县,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繁盛的汉乐活动,自然造就了大批的演奏家、理论家,如:何育斋、钱热储、饶托生、饶从举、饶淑枢、罗九香、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等。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活跃在大埔县境及其诸边地区,而且还远播到国内的广州、上海和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各地建立的社团大都是以大埔县人为主体,故有“无埔不成汉”的说法。今天大埔县被誉为“汉乐之乡”也是名符其实的。

  建国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粤东各地的“弦馆”(私伙局)更加红红火火,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尤其是大埔县,成绩更是喜人。早期就成立了“民间音乐研究会”,并整理和出版了一批乐谱和曲集,如《大埔民间音乐》1、2、3集;《汉曲集》;《唢呐曲牌》和《锣鼓经》等。

  当时,一批汉乐名家如:饶淑枢、饶从举、罗九香、余敦昌、罗琏、管石銮、李德礼等,活动频繁,先后曾分赴北京、西安、广州等地进行演出、录音和灌制唱片活动。特别是罗九香先生还在天津音乐学院、广州音专任教,影响很大。被誉为“古筝岭南派”的代表人物,其学子有史兆元、陈安华、饶宁新、杨始德等。除古筝外,唢呐、胡琴、笛子等乐器也是代有传人。

  到了80至90年代,大埔县成立了“广东汉乐研究会”,并出版了学术专刊《汉乐研究》10多期,还出版有《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广东汉乐新三百首》乐谱本,并且改编和创作了一批汉乐曲,如《向阳花》、《梅州乐》、《出水莲》等,新近还改编、创作有《将军令》、《平山乐》、《迎春曲》、《红山茶》、等乐曲。

  上述成绩,显而易见,它不仅丰富了广东汉乐宝库,而且让世人瞩目。英国、美国、菲律宾等不少外国学者前来学习、采访;另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台湾地区等多个电台、电视台亦派人前来录音、录像,制作成播出节目。

  这是汉乐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辉煌成就,值得人们赞赏。

  二、世纪呼唤

  21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依然是多元化的格局,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因此,改革、开放、交融、互补,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对于汉乐这一古老乐种,人们应以新的思维、全方位,多视角来审视它。继承什么?发展什么?如何发展?都要周密、细致的思考,使它在新时期能健康地发展。

  对上述问题,下面略陈管见。

  (一)宣传工作

  汉乐有几百年的传统历史,流传地域广泛,远播海内外,很有群众基础。当前应不失时机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广东汉乐”感到陌生,不太了解(不如“广东音乐”知名),纵然有不少人知道,但又容易与“广东汉剧”的伴奏音乐混淆。故木子(李德礼先生)早在《汉乐研究》第五期上就发表过“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音乐关系谈”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这就是为宣传汉乐做了很好的舆论工作。我们不仅在理论刊物上、还要争取媒体多作报导。

  其次要加强演出活动,广泛交流,扩大影响,这也是很好的宣传。过去,长期处于“私伙局“的涣散状态,这是历史情况,今后如何改变,则要靠大家的努力了。

  (二)理论研究

  理论是先导,是一个十分艰辛和重要的工作,正如周凯模教授在《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中,有这样一段话,她说:“对一个艺术品种深层本质和独立品格的把握,没有理论宏观视野和多重角度的透视和剥离,其特色的把握是有限的。”我认为她对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做了比较深刻和透彻的描述。

  对于理论研究这项工作,建国后,整理和出版的专业书刊,如《汉乐研究》、《广东汉乐三百首》、《广东汉乐新三百首》等,这都是众人皆知的。但从发展来看,与广东兄弟乐种比较的话,仍有许多差距,譬如对“广东汉乐的历史源流研究”、“对汉乐纵横关系的比较研究”、“对汉乐乐种的深层底蕴的研究”等等,如何进一步用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这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客家音乐文化的研究,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循序渐进的。从初期的音乐资料的挖掘、整理,逐步到形态研究,进而上升到音乐文化学的层面(如历史源流、比较学、传播学等)研究,这一现象正说明学科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用新的思维来发展21世纪广东汉乐的理论工作,要与时俱进。

  (三)创作实践

  对汉乐的创作,要有超前思维,因为超前思维是人类寻求发展,面向未来的一种思维活动。另外,更主要的是要敢于创新。

  对于广东汉乐原生态的东西,既要保留也要革新,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要创编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精品来,以适应时代潮流,因而两者关系宜处理得当。我们总不能靠传统过日子,要有所作为。长期以来新作品问世比较少见,就2004年《客风·出水莲——大埔广东汉乐大型音乐会》演出的节目来看,虽出现不少带有新意的作品,但大都是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些更新,而乐曲本身,仍是传统乐曲,这当然也是属于创新的一部分,是好事,但真正创作的乐曲则较少,象《阴那山畅想》、《客风》这类显示客家文化和风情的作品,无论是改编或是创作,都应该值得鼓励。

  关于创作手法,可多种多样,根据乐曲内容和要求而配置,没有固定的框框,一切要从内容、形式和实际效果出发。可以吸收西洋音乐中的和声、复调、织体、配器等各种手法来丰富我们的民族音乐。

  创作要出成果,必须建立一个有实力的创作班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以保证新作品源源不断的向世,以供人们练习或演出的需求。

  (四)音乐教育

  教育问题是保障乐种不至断代、后继无人的问题。培养接班人也是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后顾之忧。当务之急,是要取得地方政府的继续关心,争取教育部门将“广东汉乐”纳入中,小学的乡土音乐教材中去,从小培养人才。这方面大埔县做的较好,办过短期培训班,(在校生)还有个别的培养,这种做法很好,既培养了接班人,同时活跃了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的文化生活。

  三、再创辉煌

  我们要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创造未来。大埔县被誉为“汉乐之乡”,汉乐也已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属广东的文化品牌之一了。

  我们要借此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活动,并通过媒体大造舆论,大力宣传广东汉乐。象“羊城广东汉乐乐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活动,出版了《羊城汉乐之声》刊物,在广州市区作过多种形式的演出,联合了梅州、大埔、深圳、惠州等地的汉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共同发展汉乐事业。这些举措,不仅宣传了汉乐这个乐种,而且也联络了国内乡亲和海外侨胞的情谊,这是良好的开端,值得赞赏。

  为迎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