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珍现场表演 声情并茂
国际在线报道:在江南水乡江苏扬州,不仅有着秀美的风景,还流传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向您介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古老民间艺术——扬州弹词,以及它最优秀的传承人之一,有着“弹词皇后”美誉的表演艺术家李仁珍女士。
扬州弹词,原名扬州弦词,是以扬州方言来唱,并以三弦、琵琶伴奏的地方曲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李仁珍是当代扬州弹词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跟随名师学习扬剧,不仅唱腔优美,而且擅长表演。
身世贫寒的李仁珍,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一户家境相对富裕的人家生活。在那里,她受到最初的艺术熏陶,爱上了扬州曲艺。李仁珍说,小时候看见别人演戏只是觉得热闹、好玩,向往着穿着五颜六色的戏服,自己也来一试身手。可是真正入行,师从扬州评弹表演大师以后,她慢慢领悟到这项艺术的真正内涵,也饱受其中的艰辛:“这个曲种太艰难了,因为一个人要演多种角色,评弹艺人最苦,生旦净末丑就是一个人,独当一面。基本功如果有一点不到,他就不能胜任评弹演员。我们那时候是相当苦的,我是从13岁就从事这个工作。先是祖传,然后是国家招收,我们是第一批国家培养出来的。”
李仁珍是新中国建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扬州弹词演员。当年,还不满20岁的李仁珍,正应了“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老话,在原有曲调基础上,吸取了其他戏剧的曲调,对扬州弹词进行改革创新。原先表演者自弹自唱,弹奏琵琶仅用上把位,音域相对狭窄,李仁珍改用上、中、下三把,这样旋律变化多,声腔高低幅度大。当时的观众赞叹地叫她“李大胆”。李仁珍的创新,得到了观众热烈的好评。
李仁珍在曲调改革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创作了100多首富有时代特色的扬州弹词新腔,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李派李调艺术。
在李仁珍手中,一面琵琶好似一支乐队,她创造性地增加了扫、划、滚、轮等指法技巧,模拟出剧中风声、浪声、船的晃动声等等声响,激昂澎湃;在演唱上,“吐字要清”,是扬州弹词演唱的严格要求,在此基础上,李仁珍十分讲究音乐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务求“以字带声,以声传情。”
看了如此精彩的表演,有观众这样评价,“我仿佛听到了风声、雨声、江水滔滔的波浪声,还有人物的叹息声,这种意境全表达出来了。”原扬州大学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小盾看了《杜十娘》的演出,则对李仁珍说:“你不但用你的演唱感动人,而且发展到用琵琶说话,用音乐来说话,真是炉火纯青,妙不可言。”
除了扬州弹词,李仁珍还系统学习了评话、清曲等扬州地方曲艺。扬州清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的李仁珍演唱了一段扬州清曲《望江楼》,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从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经李仁珍指点、传授的中青年弹词演员达数十人,目前她还在扬州艺校任教。在李仁珍看来,传统艺术想要生生不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她说:“我认为关键是在灌输,你不灌输他,不宣传,他永远都不知道这么一回事。比如说我的学生,他们原来也不懂,因为他们小,但是我给他们上课,首先要把他们的兴趣提上来,我表演,先用通俗易懂的东西来表演给他们看,他们高兴了我再告诉他们,我教你的就是这些,就叫做扬州评弹。他们很感兴趣,非常投入。”
如今,李仁珍不仅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了让她满意的接班人,在扬州当地和全省、全国的舞台上传唱扬州评弹,她自己还坚持演出,她希望扬州评弹的声音,能够唱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