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金钟奖民乐比赛在江苏举办的同时,众多民乐名家齐聚“二胡之乡”,献上自己的拿手曲目。然而,对于这个诞生了民乐大师华彦均、刘天华的地方,他们更多地是怀着类似于“朝拜”的心情到来。他们在这里一面追怀传统,一面考察后进,作为两者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更觉所负责任重大。在时代脚步不歇前行的今天,如何让民乐不减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欣赏,以期让民乐得以发扬光大?“创新”就是所有答案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创新为民乐发展带来的活力,更为民乐教育带来一片生气勃勃的空间。对于创新中所涉及的关于继承与借鉴、内容与形式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乐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说起创新,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的观点旗帜鲜明,他认为,任何艺术都要创新,都应该挖掘以前没有发掘的潜力。根据近几年的观察,他认为民乐在运用节奏、音色、力度等因素塑造形象上的创新有了可观的成效,与以往民乐大多凭靠旋律塑造形象不同,开辟了新的表现形式。著名二胡演奏家、江苏省音协主席朱昌耀又对演奏技巧的创新给与肯定。此次比赛选手所表现出的演奏技巧令他印象深刻,这是民乐演奏整体前进的一个缩影。技巧上的创新给予创作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情感和形象由此可以在演奏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乐器制作的创新也是民乐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此次开幕式上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萌带来的《红水河狂想》就是用一架新近试制的多声弦制古筝演奏的,演奏中古筝固有的音色发挥得到拓展,不仅可以一改其委婉细腻变为阔大奔放,而且可以伴以打击,表现出红水河的汹涌湍急。这种乐器的创新同样增强了民乐的表现力。
然而,任何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刘文金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有效的,那些流传下来的创新之作,往往都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息息相关。优秀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就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有民族音乐的根在其中。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之作,但那些音乐元素都是从中国音乐传统中挖掘出来的,很少有自己的凭空创作。中国的民间歌曲、戏曲、曲艺都是取之不尽的音乐宝藏。
西方音乐大量传到中国,应该使其成为一种有益的借鉴。不去借鉴,那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借鉴的关键则在于找到西方音乐与民乐之间恰当的结合点。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种音乐语言是不可替代的。朱昌耀说,《二泉映月》只有用二胡演奏最好听,这就是其音乐语言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我们允许探索,甚至可以走两步、退一步地去慢慢尝试,但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经典仍然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对西方音乐的借鉴,何占豪将技巧的借鉴和语言的借鉴区分开来。他认为,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段,包括先进的、科学的技术都可以为我所用。这种借鉴早已开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何占豪说,大合唱、协奏曲等等都是中国以前所没有的。但是《黄河大合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样深入人心。然而,音乐的语言却不能大量移植,那将给民族音乐带来失去独特审美价值的危险。刘文金同样注重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世界音乐的多姿多彩。对于有些人所持的民族音乐终究消亡而迎来一个世界音乐时代的观点,他极力反对。他认为,上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在技法与形式上登峰造极,但最终出现难以解脱的危机,在我们饥不择食地模仿时,西方音乐却又开始回头反思。所以,对西方音乐的借鉴,近现代技法的使用,一方面使创作的道路更宽阔了,但另一方面更要警惕进入彼此雷同的死胡同。他表示,决不能把民乐单单看作一种工具,一种符号。应该将民乐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背景联系起来,同时代的进步,同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意识联系起来,深入继承,有效借鉴,才会带来民乐创新的成功。
但是,这种意识,在开始学习作曲的院校学生那里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家们指出,一些学生一味从技巧上做文章,技巧的繁复令人莫名其妙。有些则不注意民族音乐语言的独特性,大量采用西方音乐语言,结果做出的只能是不中不西的“夹生饭”。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音协副主席闵惠芬表示,希望民乐学习者能更多地学习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古典音乐,加深对各种音乐形式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表现力,更要寻找适合民乐表达的音乐样式。此次金钟奖民乐比赛,有意选取了传统的乐曲,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重视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加深他们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对传统的继承不能仅仅停留于肤浅的表面。刘文金介绍说,有些学习者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表面继承上,连乐曲的名字也只能从《康熙字典》里找到,这是不必要的,音乐的内涵最关键,而不在于做表面文章。
作为对民乐的一种创新,现代声光电在舞台上的运用在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所受到的欢迎与受到的质疑同样显著。对于这一问题,何占豪认为,诸如“女子十二乐坊”这种形式,给民乐的普及带来很大的好处。从本质上来讲,这是民乐中的“轻音乐”,但是老百姓喜欢,满足了他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由此学习民乐者数量也在增加,乐器卖得也比以前多了。但这种形式的表现力毕竟是有限的。“女子十二乐坊”大多只表现欢快的情绪,抒情的曲目就少,表现更深刻情感的曲目就更不多见。对现代声光电的使用,朱昌耀认为无可厚非,关键看主要是靠什么来吸引观众,假如不影响乐曲本身的魅力,这就是可取的;假如单单靠舞台来吸引观众,而不在乐曲上下功夫,那就是舍本逐末,徒劳无功。
故而,这种创新所具有的优长和弊端应在民乐教育中得到重视。在此次比赛中,据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王中山介绍,很多学生过多注重舞台表演,动作夸张几近令人发笑。这都是过于注重舞台表现而忽略乐曲演奏这一风气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望表示,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把握表演的度,动作应与音乐相符合,内心里产生激情,音乐不能完全表达才附之以动作,自然而然地流露才会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美感。正如何占豪所说,完整的技巧、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表演才能带来优美的音乐形象。
虽然民乐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它关乎民乐的未来。据了解,为鼓励民乐的创新,让民乐的创新在创作与演奏中更好地结合起来,中国音协正打算从下一届开始将创作奖的获奖曲目作为该届的演奏比赛曲目,从创作与演奏两方面齐头并进,推动民乐的创新。这一举措,也将激发民乐学习者的创新热情,为民乐教育增添一个重要的课题和持久动力。
本刊实习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