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古调传人赵洪相、陈忠信、包亚礼
“瀛洲古调派琵琶”,一个听起来十分动听的名称,弹奏起来更是颇有当地风土的独特动听韵味。日前,崇明县的“瀛洲古调派琵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在谈到传承问题时,“曲高和寡”的现状让政府动了不少脑筋。
孙中山曾到崇明欣赏
崇明文化馆黄晓馆长告诉记者,“瀛洲古调派琵琶”发源于崇明岛,由当时寓居于崇明岛的贾公达创始于清康熙年间。明末清初,北派琵琶传入崇明周边,后有指音坚劲的范正奎,手法熟练的李连城,还有通晓音律的宋楚玉。几代名家糅合了南北琵琶演奏的风格,琴音受到崇明风土人情的熏陶,逐渐形成了“瀛洲古调”。
黄晓馆长说,“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之精,浑然一体,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而不同凡响,成为我国四大琵琶流派之一。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崇明观看了瀛洲古调的琵琶表演后称其为“绝技”。
只有一人会弹30首
黄晓馆长说,“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全盛时期出现在解放前,当时有二十多人能弹奏全部45首古调。解放后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传承不畅,到上世纪80年代时能够弹奏全部古调的人只剩十多人,而现在,岛上能够弹奏30首以上古调的仅剩一人,并且知晓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人也为数不多。
对于这种状况,黄晓馆长也十分无奈:“瀛洲古调在解放以前属于高雅艺术,艺人们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因此也比较盛行。解放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调琵琶得不到重视,也无法很好地传承。现在的年轻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了。”
黄晓馆长表示资金的匮乏也是现在“瀛洲古调”无法传承、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崇明岛娃娃开学琵琶
随着日前“瀛洲古调派琵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崇明文化馆也开始制定并启动相关计划来传承和推广 “瀛洲古调派琵琶”。文化馆将在明年与上海市有关专家召开一次研讨会,制定系列计划。
目前,崇明文化馆已经在岛内的小学中开设了专门教授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少年培训班,还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在其琵琶专业的班级中进行教授,在社区文化活动中也加入了古调的琵琶弹奏表。在2011年前崇明文化馆还准备带着 “瀛洲古调派琵琶”去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它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虽然我们现阶段已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但是它的推广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黄晓馆长说。 □记者 孔同 实习生 徐少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