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是音乐的一种记录工具,似乎不值得另起一段单独叙述。之所以要专门探讨,是因为我注意到乐谱所起的一个独特作用:为音乐提供了第二种呈现方式。我们知道,大多数艺术作品都只有一种状态,比如一幅画作、一尊雕塑、一栋建筑,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有些艺术门类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比如话剧,既可以在舞台真实表演、也可以将剧本出版供大家阅读。在音乐中,乐谱的作用和剧本颇有几番神似,这“第二种呈现方式”有诸多好处。首先,乐谱通过一套约定的规则可以相对完整地保留音乐作品的组成元素以及创作者的意图,而画作、雕塑一旦损坏、风化则很难精确还原;其次,乐谱和真实的声音之间需要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来“连接”。这连接的过程即是一种“再创作”,于是同一首作品会有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演绎。事实上,音乐可能是不同时代艺术家之间“隔空互动”最多的艺术门类了:除了演奏风格上的变化,一些著名作曲家甚至动手改编过前辈的名作并且还很成功,比如马勒改编的《贝九》、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艺术歌曲等。再次,和剧本类似,乐谱也为音乐欣赏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在欣赏一些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作品(比如合唱曲、交响曲)时,单独听声音难以准确捕捉到所有细节,但如果照着谱子边看边听,视觉听觉则能相互补充。我在大学时学过一门课叫做《信息论》,专门研究信息的存储、压缩和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有损失,要想在接收端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利用多个独立信源的“冗余”。事实上,声音和乐谱就是两个独立的“信源”,听声和看谱各自都会有一些损失,但是合在一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出作品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