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任武汉第一聋哑学校教师,
邰丽华生于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两岁时的一场高烧使她不幸堕入了无声世界。邰丽华很早就悟出了自己和同龄孩子的区别,自强与奋发的幼苗在心中萌发。在聋哑学校,邰丽华品学兼优。学校在离家很远的武汉市,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很强的自理能力。人们只看到她静静地离家,又静静地回来,而其中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邰丽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的一名毕业生。
在她刚刚踏进聋哑学校校门的时候,最打动她的是这里与其他学校完全不同的一门课程──律动课。教师踏响木地板下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节奏。为了体验这种感觉,邰丽华总把脸颊紧贴在答录机喇叭上,全身心地感受不同的震动。至于电视里的舞蹈节目,更让邰丽华充满想象,跃跃欲试。从此,她爱上了舞蹈,爱得痴狂。
后来,邰丽华在残联的帮助下,进行正规的舞蹈训练。邰丽华15岁时已经有近10年的业余舞蹈经历。武汉市歌舞团一位姓赵的女老师在看到她是个可造之才的同时
武汉歌舞团的排练厅里,镜子、把杆儿、木地板,当然还有不需要音乐的邰丽华。赵老师考验这个新学生的第一支舞就是《雀之灵》。叉腿不到位,提腿不准确,手位不协调——在赵老师看来,她的关于舞蹈的一切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最后,赵老师干脆就把柔弱的小姑娘一个人扔在了排练室,自己拂袖而去。
此后的半个月,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都是在舞蹈。开始的时候她只能原地转几个圈,半个月以后就转到二三百圈。一曲《雀之灵》有节拍七百个左右,对于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七百多个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要学习,又要照料自己,还要学舞蹈,而且是在听不见音乐的条件下,邰丽华正是凭着一种执着和天赋在舞蹈领域很快脱颖而出,获得了所在城市的舞蹈大奖。15岁时,邰丽华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以其灵动的舞姿赢得了异域观众的赞叹。而且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竟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
在她表演的舞蹈作品中,邰丽华最喜欢的就是《雀之灵》。她第一次看见这个舞蹈是在电视上,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轻盈灵动的舞姿令她深深倾倒。从此,她像着了魔似的,经常对着录影带苦练。由于听不见音乐,更没有老师的辅导和别的教材,她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和悟性在跳。
有一次,她练舞的情形被舞蹈编导张继钢看见了,他很感动,便打电话给杨丽萍,想请她来指导指导邰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