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曲
类
别
赣南客家采茶戏
采茶戏,是流行于闽西龙岩、宁化、清流、长汀、连城和闽北光泽、政和、将乐一带的戏曲剧种。据老艺人传说,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清初,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
龙岩、宁化、清流、长汀一带,地处闽西山区,界邻赣南,人民生活习俗及语言比较接近,所以采茶戏很快就流传进来,糅合当地民间小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据载,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宁化山区每逢冬春农闲,城乡群众必装饰各种灯采,演唱茶歌小调,号称“五饰戏”、“踩擦戏”;这时,赣南一带的采茶戏也多来演出,以致出现“酣歌浃月,合邑如狂”的现象。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李世熊纂《宁化县志》卷一记载:“迎神之会有五饰灯戏,煎沸昼夜。”到清末民国初,采茶戏不仅在宁化盛行,而且流传到清流、长汀、连城等地。到20世纪30年代,采茶戏的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当时,闽、赣采茶戏班,经常交流演出,有江西师傅来闽西教戏,宁化一带艺人也有不少到赣南搭班演出。老艺人温子标是宁化县滑石温坊人,曾在赣南采茶戏班当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回家教戏。
1952年,宁化县城关中山乡首先组织业余采茶戏剧团。1956年,又创办温坊采茶剧园。1957年12月,福建省文化局编印《福建戏曲传统剧目清单》,列有采茶戏剧目44个,其中有《落马桥》、《割肉计》、《湖都江》、《车公传》等。1987年,全县共有业余采茶戏剧团13个。
据清康熙《龙岩县志》记载,龙岩采茶戏当地又称“茶灯戏”,由茶婆2人,武小生和小丑各1人,茶姑8人组成。女角由男人扮演,以歌舞演唱小戏为主,因其在乡村演出时,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字样队形,故被视为吉祥戏,流传到永定、漳平、长汀等地。闽北光泽县的采茶戏,又称“茶灯戏”,源于北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县内广为流传,以采茶调为主,茶姑为主角,手提采茶篮,头戴花包巾,腰系围裙,表演采茶动作。为了便于晚上演出,经艺人加工,改制点灯茶篮。
永定县的采茶戏,据清道光十年(1830年)《永定县志》卷十六“风俗志”记载,系由广东省嘉应、大浦等邻县传入。“男扮女妆,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于乡村街市,就地明灯,彻夜奏技。”因被视为“淫亵”而常遭驱逐,戏班只好“远避”。
政和县的采茶戏,清中叶从江西传入,主要流行于东平、苏地等乡。每年正月是其主要活动时期,曲调不多,属于高腔系统,演唱用“土官话”。1979年,苏地茶灯戏《衲鞋底》等3个剧目,参加建阳地区首届“武夷之春”会演,受到好评。
将乐县的采茶戏,又称“花灯戏”、“跳花灯”。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长汀县花灯戏艺人传入,一时风靡各地。初期为一旦、一丑对歌对舞,后不断发展,多时演员有七八个。1982年,曾排演《杨八姐游春》参加三明地区文艺会演,获演出奖。
采茶戏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剧种,剧目多反映民众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内容以反映男女爱情、悲欢离合、伦理道德和善恶报应的故事为多,语言生动朴实,用宁化方言演唱,唱词通俗易懂,传统剧目有100多种,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割肉记》、《卖花记》、《九龙杯》、《车公传》、《才郎搭店》、《胡家传》等;小戏有《十买十带》、《双福船》、《补缸》、《王氏劝夫》、《看相》、《卖杂货》、《化斋》、《牡丹对药》等。
采茶戏的表演保持茶歌、灯舞和花鼓载歌载舞的特点,清新明快,活泼优美。采茶戏的角色开始时较简单,多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表演,以后逐渐增加,除小生、小旦、小丑外,还有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号称“八角头”。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表演动作和基本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粗细之分;小生、小丑的步法有高步和矮步,基本功除了矮步、扇子、手帕外,还有耍花伞、耍板凳、耍棍子、耍花鼓等功夫。表演动作虚拟夸张,形象风趣,往往利用花帕、彩伞作道具,通过男女角色的对舞说唱,表现出优美的身段和动作。
采茶戏的音乐以茶歌、小调为主,男女同曲异腔,演唱用当地“土官话”。曲调有几十种,每个剧目用一二个曲调,往往以戏名为曲调名。如[才郎搭店]、[才郎别店]、[牡丹对药]、[十买十带]、[王氏劝夫]等。由于节奏的快慢而分成许多不同板式,如[紧板]、[缓板]、[导板]、[散板]、[诉板]、[哭板]、[平板]等。为了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往往根据原来板式进行改编,创作成新的曲调,或是把好几个曲调连起来,以表现人物感情的复杂变化。采茶戏的乐器一般较简单,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区主要是赣南、粤北、闽西,也曾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曾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赣南客家采茶戏就是赣南土生土长的采茶戏。
采茶歌是产生采茶戏的胚胎,采茶歌在赣南山区尤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干唱,无伴奏,后来发展成为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的联唱形式,便是将采茶歌引入庭院户室演唱的开始。明万历年间已有民间进入豪绅官吏府第演唱(见石城县崖岭熊氏六修宗谱《熊体甫先生传》)。明中叶以后,“十二月采茶歌”联唱在赣南民间灯彩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成有纸扎茶篮,扇子,手帕等道具,边唱边舞的采茶灯,又叫“茶篮灯”(见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和清康熙年间吴震方的《岭南杂记》)。
明中叶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灯交往频繁,在相互交流中,赣南采茶又得到新的发展,由原来的十二个采茶女,两个男队首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并将原来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改为姐妹对唱形式,表现手持茶篮上山采茶,边歌边舞的欢乐情绪,而茶童既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以此形成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第一个原始传统剧目《姐妹摘茶》。后来又在由采茶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用一条板凳仿作龙灯戏耍的小戏《板凳龙》,由二旦一丑耍龙灯,二旦为大姐,二姐,丑称作三郎子。这两个戏被称为最早最古老的采茶戏。
赣南客家采茶戏的流传:赣州地区戏曲志载:“采茶戏在赣南老家诞生后,除在江西省广为流传外,还分数支先后向闽、粤、湘、桂等省流动。其路线为:1、自赣南传入闽西后分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传导赣东,赣中和赣北,甚而过长江,传入湖北黄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带,并传到台湾,成为歌仔戏形成的基本因数。”2、自贡水流域进赣江中下游的万安,遂川一带,然后沿罗霄山脉向赣西及湘中流动。3经粤东粤北传入湘南及桂南。
赣南采茶戏的“三子”也在台湾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三子”中的“步子”即矮子步。生活在大山中的客家人,出门就要弯腰屈膝地爬山,由此而创造的矮子步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采茶戏的舞蹈基本步。“三子”中的“袖子”是表演服装中单单只有一个的左袖筒,这一只袖子的上抛、下甩、缠腰、屈膝的诸多动作,又成了国内艺术中的一个绝门。“三子”中还有一个“扇子”,曾庆池风趣地说:“扇子是采茶戏的固定道具,如果表演时没了扇子就会像人吃饭时没有筷子一样不可或缺。多达几十种的扇子动作,以极强的表现成就了赣南采茶戏的又一绝技。”
赣南采茶戏的《姐妹摘茶》流传到武宁,景德镇和湖北黄梅等地区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锄茶》;传至广西合浦后叫《送哥卖茶》。《板凳龙》传至赣东,赣中后叫《三姐妹观灯》或《三矮子观灯》;而传至广西云南仍叫《板凳龙》。还有诸如《补皮鞋》,《补瓷碗》,《捡菌子》,《拾田螺》,《挖笋》,《卖花钱》,《卖小菜》,《卖纸花》,《瞎子裁衣》,《瞎子闹店》,《磨铜镜》,《当棉裤》,《大劝夫》,《小劝夫》,《四姐反情》,《卖杂货》等剧流至各地后与当地风情民俗结合演化,有的成了当地自己的传统剧目。
粤北采茶戏
(一)历史之幕。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源于广东北部山区节庆灯彩歌舞的地方民间小戏。以韶关市为中心,主要流行在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区、仁化、乐昌、乳源、翁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梅县区、五华、兴宁、大埔、佛冈、清远、英德、连县、连南连山等区县。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三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亦有两百多年。据清乾隆年间李调元(南越笔记)载:“粤俗岁之正元,饰儿童为采女,为队十二人,人持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縆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清朝乾、嘉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府县志书及文人著作多有“唱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尤妙丽”等一类记述。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装雕》、《夫妻采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这时人们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根据调查,清朝已有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的里溪灯班,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粤北地区的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省内省外的市镇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剧种也常来这些山区县份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一些剧种的交流,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的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后来调查挖掘出这时的流行剧目有150多个,如《打柴头割鲁基》、《磨豆腐》、《双双配》、《卖杂货》、《打狗劝夫》、《阿三看姐》等,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民国32年(1943年)后,由于战乱动荡,粤北采茶戏渐趋衰落。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1959年改名粤北采茶剧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等县也建立专业采茶剧团。这些采茶剧团收集整理粤北采茶戏的传统艺术,共得传统剧目200多个,音乐曲调200多首,同时举办演员培训班进行传统艺术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粤北采茶戏的演出剧目相当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整理改编、具有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装画眉》、《王三打鸟》、《哨妹子》、《钓蛤》、《借亲配》等;另一部分是为了扩展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而移植改编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刘三姐》、《红叶题诗》等;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刘介梅》、《玛瑙山》、《血榜恨》等。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继承革新,广泛借鉴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长处,粤北采茶戏艺术获得了全面的提高。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这个时期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1966年,粤北采茶戏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动,直到1976年之后,才开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创新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创作、改编、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剧目,如《女儿上大学》、《称心花》、《阿三戏公爷》、《人生路》、《青峰山传奇》等,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又在广东省的多项评奖中屡屡获奖。舞台上也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蓝兴朗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
粤北采茶戏约在清乾隆年间,由南康、信丰和龙南等地传入南雄,音乐唱腔由赣南采茶灯及南雄民间音乐组成,初期戏中角色较少,生、旦、丑三行当任演员,配上胡琴一把,锣鼓一面,五人组成,便可表演。采茶戏在表演艺术上运用打扇花,即男、女的右手均拿彩绸扇,作为道具,运用扇子高、低、左、右、前、后、正、反等不同位置来表演动作。舞台表演运用矮步步法。矮步是根据劳动群众在劳动中的上山、下山及摘茶动作(群众戏称是“虾公背”、“老蟹步”)演变运用于舞台表演。在老艺人中,流传着“相公背伞”、“懒人担扇”、“乌鸦下翼”、“乌云盖月”、美人照镜”“凤凰装美”、“狮子滚球”、“乌鸦戏水”等传统动作。唱腔穿插三字腔:“哎咳哟”、“哪呵咳”、“衣嘟(呀嘟)喂”、“衣(呀衣)子哟”、“哩”等,一般出现在乐句或唱腔的结尾处,并带有下滑音,表演以地方语言为主。
民国时期,南雄采茶戏因夹杂一些淫秽的节目和动作,被称为“淫戏”,县城只许在“万里一清”牌坊前一小空坪演出,以后逐步允许在上武庙(今八一小学)演出。农村祠堂及圩场戏台一般不允许演出,常在晒谷场演出。演出单位大多来自赣南各县演剧队,戏班人员全部由男性组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镇业余剧团演出的采茶戏有《睄妹子》、《钓鱼》、《双双配》、《补皮鞋》、《补瓷缸》等传统剧目。1957年。城关镇宣传队《睄妹子》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奖。1955年元旦,南雄举行第一次民间艺术大汇演。1958年7月1日,南雄采茶剧团成立,先后整理、移植、创作上演《赛龙舟》、《打鸟》、《补皮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山乡风云》、《社长的女儿》、《一心向社》、《霓虹灯下的哨兵》、《春嫂》、《称心花》、《田老汉卖牛》、《越看越爱看》、《婚礼惊变》、《媒婆嫁女》、《风雨珠玑情》、《拉靠山》等200多个古代现代剧目。《越看越爱看》(作者:华运杰,中级编导:刘卫东,导演:衷玉华,助理馆员)1981年参加省文艺专业会演,获创作、演出二等奖。《追车记》(执导朱淑贞)1999年获广东省第三届群众戏剧花会金奖。2001年又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并选送进北京展演。《拉靠山》2002年12月参加广东省第四届群众戏剧花会调演获银奖和组织奖。廖跃梅获优秀演员奖,李光利获作品银奖。
高安采茶戏
古称“江右上县”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高安采茶戏则是这块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农民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信口引吭,一人呼,众者和,管弦助兴,铙钹取闹,傩面雉首,相聚而乐,于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便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
纵览高安采茶戏形成发展的画卷,最引人注目让人激动的还是建国以来的那部分,经过数百年的演绎发展,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风格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曾被斥为“有乖礼俗”的野乐已登上艺术大雅之堂,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赣中、赣西等地多个县市剧团演出剧种均为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剧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剧团曾于1959年在庐山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献演《四九看妹》。当年10月经中共宜春地委决定,一次从高安地方剧团调去15名演员,成立宜春专区地方剧团。进入60年代中期,高安采茶戏再度进京,地采、高采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联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全国赢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高安采茶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既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又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赣中文化的浓郁风情。地采、高采致力于对戏剧内涵的开掘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编、导、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进入成熟阶段。1979年地采《孙成打酒》剧组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一等奖。尔后,《郎当索》、《樟树坳风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断鸡》等剧目在历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均夺得一等奖;《一家人》、《乡潮》、《寒儒求监》也获得较好成绩。《寒儒求监》、《断鸡》还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二、三等奖。1991年,高安采茶剧团又奉调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荣获“稀有剧种演出特别奖”。不久,由高安采茶剧团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孙成打酒》荣获第八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二等奖、全国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紧接着又将高安采茶剧团的《南瓜记》、《断鸡》、《四九看妹》、《游湖》搬上荧屏,拍成舞台艺术片与专题片向全国播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高安采茶戏《木乡长》一举夺得第四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及编、导、演一等奖,紧接着又荣获“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演单项“文华奖”,剧本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参加四川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高安采茶戏好戏连台,人才辈出。50年来,这块红土地不但集结和造就了谌国泰、黎花英、罗运憨、吴其多、彭金花、刘如南、黄银泉、彭金城等几代表演艺术家,也培养了黄凯、马正太、漆薪传、胡桔根、赵日祥、刘敏涛等著名编导作曲家,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创作功力一直为赣中老表津津乐道。
抚州采茶戏
旧名“三脚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独立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其发祥地就是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
初期的抚州“三脚班”仅有一旦一丑, 外加一个“坐堂”(锣鼓手),演唱单台戏和小戏。至康熙、乾隆年间,才增加了小生行当。清末民初,“三脚班”开始向“半班”过渡,人员由三个增至七、八个,并增加了花脸老生行当,生旦净末丑齐全,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1934年,崇仁县航埠采茶戏著名艺人张佑民组建抚州采茶戏的第一个职业半班“佑民堂”。尔后,职业半班相继成立。一些抚州傀儡戏的部分老艺人,也加入“半班”演出,并将本剧种的大量剧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带进了采茶戏。抗战胜利后,丰城、高安的丝弦班进入抚州,同抚州“半班”艺人汇合,又给采茶戏带来了“本调”、“小花调”等新腔,与本地单台调、会田调相结合,分别发展为抚州“本调”和“抚调”。
抚州采茶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
抚州采茶戏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传统的唱腔是专曲专用的曲牌体腔调,后经发展创新,已出现大量板腔体唱腔。它的词格一般为上下对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乐段。旋律特征为字多腔少,简洁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与地方语言的音调结合甚密,似吟似诉,颇具说唱音乐之风格。抚州采茶戏唱腔以纯正的抚州话为语言标准。演唱时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别要求吐字的清晰与运腔的圆润。总体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
戏曲正调──系扳腔体腔调,有本调、抚调、单台调、川调四种。本调是吸收丰城丝弦班的本调,掺合本地单台调等发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结构的徵调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 亦称“长韵”)、简板、叠板、快板、倒板、摇板、散板、 清板、哭头等板式。抚调是由本地会母调掺合高安丝弦班的小花调发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结构的宫调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丑腔的区分,并和本调一样,具有丰富的板式。单台调是本剧种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韵和两韵,正弦(徵调式)和反弦( 宫调式)的区别,还有简板。 川调是由外来川调掺合单台调和双劝夫调的简板发展而成。它男女腔调略分,具有徵调式和宫调式两种收腔法,还有徵调式和羽调式两种简板。
戏曲杂调──主要是三脚班小戏中的腔调,一般以戏名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调”、“捡春菇调”、“卖樱桃调”、“卖花线调”、“双劝夫调”、“下南京调”、“王妈妈骂鸡调”、“补背褡调”等等。还有一部份则是三脚班后期吸收来的“南词”、“北词”、“信调”等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吟唱音调。
民歌小调──除一部份单台戏用的小调,如“数天下图”、“打哩莲花”、“想郎”、“打彩”等以外,还有“十二月采茶”、“铜钱歌”、“十杯酒”、“照花台”等等。一般作戏中插曲用。
抚州采茶戏因脱胎于灯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罗裙的小人物见长。其艺术特点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诙谐、通俗易懂;唱做朴实,亦歌亦舞,活泼风趣。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有个性鲜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动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变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鸡公啄米”、“猴子跳圈”、“懒猫抓痒”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运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抛甩、或掩面、或飞转,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绪。再如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单手打,又能双手双肩打,有时绕指而转,有时空中抛耍,左右开合,上下翻飞,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抚州采茶戏的许多表演动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妆挑帘、床前驱蚊、绣花纳底、缝补浆洗、摘茶采桑、开(关)门、云手、鹞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丑的挑担推磨、赶牛锄地、撑船推车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细致逼真。在三角班小戏中,上述特点尤为突出。发展到“半班”演出大戏后,向古老剧种学习袍带戏的表演程式,同时也吸收了歌舞话剧的养料,使其既能演传统戏又能表现现代生活。
抚州采茶戏讲究唱做并举。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协调。旦角的基本步法有“云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丑角有“矮步”、“跳步”等。丑角除矮子功外,有时还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仆”等各种滚翻动作。生、旦有时也要表演“抢背”、“劈叉”、“卧云”、“乌龙绞柱”等地毯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门采茶戏
祁门采茶戏源自江西。清初,江西浮梁县一些姓陈的人迁来祁门县坑口一带,带来一种叫“饶河调”的戏,又称为“江西调”,曲调明快,演奏简单,很快流传到闪里、历口、祁红、奇岭等地,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祁门采茶戏。采茶戏的曲调丰富,有“西皮”、“唢呐皮(吹腔)”、“三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
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入乡随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入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
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详细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入祁门采茶戏史册。
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海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因为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缙云采茶戏
采茶戏在缙云流传历史久,分布广。清乾隆《缙云县志》载:“元宵节,张灯放花爆,有桥龙灯、布龙灯、采茶灯、竹马灯、台阁灯……”说明清时缙云采茶戏已非常盛行。据非遗普查得知,采茶戏表演至今缙云农村尚为流行。旧时,各乡村对采茶戏演员的挑选、剧目排练、演出程序都各自有一套乡规民约。
新碧小溪,有上下两村,各有采茶戏班,都规定每四年一届。每届在上年十一月开始,就由首董在全村十一至十四岁的男孩中挑选演员。入选者父母要交缴大米十余斤,作为子女学戏期间的夜餐膳食。演满一届,因年岁已大,不宜再上台演唱,大都转为乐队或择其佼佼者为下届教师,但身架短小者不在此限,可再蝉联一届。
新建镇力坑村选拔演员更为隆重,每年除夕前,由村首者集会议定“八角弟子”入选,并以红纸秆标明担任行当角色,分头贴于中选者家门口,俗称“贴灯”,如此郑重其事,无怪一人入选,全家光荣。
山岭下村更为别致。凡中选演员,必先到本保殿拜菩萨,并一起在佛像前吃“木面饼”。“木面”,在缙云民间称脸皮厚,意为吃了“木面饼”后,在演戏时不会怕羞、怯场。同时拜佛、吃饼也含有宣誓之意。“吃了木面饼,退堂鼓打不成”,必须有始有终,不能中途退出。
采茶戏表演与每年灯节活动密切相关。不论何时开始学戏,都要进行过一次彩排,俗称“出红台”,方可正式演出。俗定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日”,十三“起灯”,十七“满灯”。在这五天内,迎龙灯、花灯、台阁、跑马等,大闹元宵,采茶戏也要演三至五夜。
小溪村采茶班在“出红台”这天要着戏装,先到本宝殿“勇功庙”朝拜;正月十三“起灯”时又要和“布龙”一起,在主要街巷巡迎,每遇戏台、祠堂都要表演一番;十五日在参加七十二杠的巨型板龙头开眼仪式后,两班使尽解数,竞相献艺;炮响时,以当时台前观众多少决定胜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小溪采茶班都到张山寨献山庙向陈十四娘娘献戏,以求本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力坑村采茶班从元宵节傍晚开始,就跟随“钢叉队”、“花灯队”在全村巡游,穿门串户,每有中堂,都需表演,待至祠堂开锣上演时,已近午夜,村民们仍尽情欢娱、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