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七年(1881年),遭江苏巡抚严禁。
光绪五年,滩簧艺人许阿方等在上海各县乡镇上海县城新北门、十六铺一带卖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在公共租界升平茶楼登台坐唱演出。滩簧有别于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等,称本地滩簧,简称本滩或申滩。
1914年,演员施兰亭、邵文滨、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兴集,将本滩易名为申曲。
1915年后,申曲进入游乐场演出。
1918年起,施兰亭等率班巡回演出于天津、北京、武汉等地,扩大申曲影响。
1925年,文明戏演员范志良等转人申曲班子,导入文明戏剧目,演出实行幕表制。编排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离婚怨》,开创申曲演时装戏的先例。
1930年初,又演出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的时装戏《黄慧如与陆根荣》等。
1934年11月,上海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
1937年上海沦陷后。申曲演出一时繁荣,观众骤增。不久,文月社改为文滨剧团,各商业电台竞相邀沪剧班社播唱特别节目,上海街头巷尾终日有申曲播唱。
1941年1月9日,上海沪剧社成立,在演出广告上标明“过去的本滩叫做申曲,今天的申曲改称沪剧”,首次为“沪剧”剧种定名。同时,根据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成同名沪剧,演出用固定剧本,舞台软景改为立体布景,化妆改水粉为油彩,用灯光效果。此后各个剧团相继效仿。演出的新剧,有《秋海棠》《啼笑因缘》等。
20世纪40年代初,《贤慧媳妇》《恨海难填》《阎瑞生》拍摄成沪剧电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初,全市有13家沪剧团。8月,沪剧界几乎所有主要演员参加演出《白毛女》,举办3届戏曲研究班和2届春节演唱竞赛。
1952年,上海沪剧团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创作剧目《罗汉钱》,获剧本奖。
1953年2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1953年,各剧团进行“民主改革”,上海沪剧团改制为由国家主办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各民办沪剧团改集体所有制。创作演出《星星之火》《为奴隶的母亲》《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红灯记》等现代剧,整理《女看灯》《庵堂相会》等一批传统剧目,新编改编清装历史剧《陈化成》等。后《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拍成电影。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有上海人民沪剧团、艺华、爱华、长江、努力、勤艺等6家沪剧团。
“文化大革命”中,《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等剧目被改编为京剧样板戏。沪剧演出停止,剧团解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建立新的上海沪剧团,重建宝山、长宁、徐汇、上海、崇明、新艺华等区县沪剧团,创作演出《金绣娘》等。
1981~1995年,创作演出《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新剧目。
1982~1991年,连续10年每逢春节前下乡联合“回娘家”慰问演出。
1987年11月,一批年逾花甲的知名演员,联袂演出《陆雅臣卖娘子》,时称“千岁老人演百年老戏”。
1987~1995年举办14场老中青演员和个人演唱专场。
1990年10月,上海沪剧院“六代同堂”会串暨部分优秀剧目展演月首演。
1991年2月,第十次沪剧界“回娘家”到青浦县演出。9月,上海沪剧院吸收由上海市戏曲学校38名沪剧毕业生组成青年演出队。
1994年,长宁沪剧团新编《情深缘浅》演出3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