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太平箫

太平箫

太平箫

太平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苗语称展本都,云南保山地区苗族用汉语称其为太平箫 。云南文山地区苗语称展拍籁。云南昭通地区苗族支系白苗称展奢。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

  • 中文名太平箫
  • 类    别吹口气鸣乐器
  • 别    称展本都
  • 民    族苗族

在保山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遥远的年代,苗族部落间发生战争,双方伤亡都很惨 重,久战仍不分胜负。这时有一个苗族老艺人砍下一段竹子,做成了一支长箫,在两军对峙 的夜晚,他吹奏了一曲悲伤的《孤儿调》,激起双方士兵怀乡厌战之情,纷纷放下刀枪,后 来通过和平友好谈判结束了战争。以后他又吹了一曲抒情的《散心调》,从此两个部落和睦 相处。因为用这支长箫换来了天下太平,苗族人民便将其称之为太平箫。史料虽无记载 ,但从其流传地域相距千里之遥,名称相近又均含有母语“展”看来,太平箫的历史已很悠 久了。

箫管竹制,中间无节,两端通透,上粗下细。管长90厘米,上端管口外径3厘米、内径2.4厘米。管首斜向修削去后部,使其呈半弧形,将所剩前侧管壁顺竹纹向下破为两层, 中间两旁夹以细竹篾,并用线绳扎牢、外涂蜂蜡,形成长4厘米、宽0.5厘米的进气孔道。 在距吹口1.5厘米的气道上,开一穿透管壁的圆形发音孔,孔下方的两层管壁间夹一薄竹片 为 分气阀。箫管正面下方开有四个圆形按音孔(图),孔径0.5厘米,第四孔距吹口 39厘米,其余各音孔间距9厘米。太平箫因流传地区的不同,在管身长短、气道制作和音孔 开列上也有差别。管身最短者仅60厘米,长者可达100厘米。进气孔道也有不破开管壁的, 而是削平外壁、上盖一块薄竹片、两旁垫以竹篾、外扎线绳而成。按音孔有的正面开第一、 第三 孔、背面开第二、第四孔,也有的正面开第二、第四孔、右侧开第一孔、左侧开第三孔,并 在孔距和音位排列上也各不相同。

演奏时,多采用坐姿,管身斜置,下端管口置于右脚旁。两手伸直按孔,右手在下,中指、 拇指按第一、二两孔,左手在上,中指、拇指按第三、四两孔。下唇堵住上端管口,嘴含吹 口,气流从气道进入冲激发音孔下端分气阀,使管内气柱振动而发音。筒音为g,音列按五 声音阶排列:c1、d1、e1、g1,按第三孔、开第一、二、四孔可发a?1音,运用超吹 ,音域g—a2。此外,还有筒音e或a的太平箫。音色与洞箫相似,柔和而深沉。常用于独 奏。擅长演奏委婉抒情、忧郁伤感的曲调。传统乐曲有《孤儿调》、《散心调》、《情歌调 》和《古歌调》等。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